前不久,网上一篇《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传播甚广,此文在农药界引起强烈反应,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文未能客观地评价我国农药使用情况,严重失实,对农药行业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恶劣影响。
每年我们真的吃掉了那么多农药吗?不用农药行不行?目前我国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状况到底如何?我们来听听业内专家如何力驳不实谣言,还原事实真相。
每年农药实际用量为30多万吨
《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一文中提到——“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就是每个人2.59公斤。”事实真是这么耸人听闻吗?
对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指出,337万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产量数据,其中有45%左右是用于出口,还有一些林业、卫生、公共防疫、杀鼠等用药。据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统计,我国每年使用农药30多万吨(100%有效成分),并非300多万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顾宝根表示,由于施药方式和器械的原因,目前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25%-30%,相当部分残留在植物上或流到环境中。现在农药半衰期(分解一半的时间)大部分在几天,特殊的药剂时间长一些,现在国家不会批准半衰期长的药剂登记使用。因此,尽管农药使用后大量进入环境,环境中存在农药残留,但不会出现蓄积问题。
完全不用农药作物会减产35%-40%
“不用农药行不行?”不少人都有着类似的疑问,那么,“不用农药”这样的想法是否现实呢?
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出的《关于说明我国农药行业情况的函》中指出,由于用药不当或停止用药,当年可导致作物减产35%-40%,其中水果和蔬菜受到的损失可达40%-60%,第二年甚至出现绝产。
全国农技中心曾对水稻病虫危害损失进行评估,在西南稻区、江南稻区、华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及东北稻区进行了完全不防治、农民习惯防治、科学综合防治、防虫不防病、防病不防虫、不防稻飞虱、不防稻瘟病这七种情况的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完全不防治的情况下,在病虫害重发的年份,华南和江南实验点造成的损失分别高达77.94%和 59.63%,三年平均分别为64.08%和50.31%,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稻区三年平均分别为26.47%、28.36%和19.67%。
化学防治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中提到——“中国有1000多种农药,却只有20多种害虫。”而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对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历经五年研究,确认我国有害生物种类数量一共有3238种,其中病害599种,害虫1929种,杂草644种,害鼠66种。
李钟华认为,就目前植物保护科学发展的水平,化学防治仍然是最方便、最稳定、最迅速、最有效、最可靠、最廉价的防治手段,尤其是当遇到突发性、入侵性生物灾害发生时,尚无任何防治方法能够替代化学农药。
顾宝根表示,为了减少农药使用,国家在大力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全面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利用生物、物理、栽培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除了局部有机农业生产和少数森林病虫害外,只依靠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不现实的,国内外都是这样。
高毒农药不足3%
“药越用越毒,虫越治越多。”《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做出了这样的结论,事实真是如此吗?“在中国,大多数人心中的农药实际是指杀虫剂,尤其是高毒的有机磷等产品。但公众还要知道,农药还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他产品。”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长令表示。
李钟华介绍说,截止到2015年,中国已禁用33种高毒农药,我国在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禁用的品种是世界最多的。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所以农药产品的安全水平是越来越高的,根本不存在“农药越用越毒”的说法。
不超标的农药残留不足为惧
农药残留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平常食用的农产品上残留的农药危害如何?
刘长令举例说,草甘膦算是用量最大的农药产品之一。但草甘膦一亩地也用不到100克。有的农药一亩地仅用1克,就算把这一亩地的粮食或者果蔬全吃了,又能吃进去多少农药呢?大多数农药一亩地用5-10克,就按照4次计算最多也不超过50克。总之,农药残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否有毒就与剂量有关。农药残留只要不超标,不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据中国农业新闻网 钟河/文 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