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养生

你家里,很可能有一双会传染疾病的筷子

  你用的筷子干净吗?很多人会自信地说,家里的筷子都经过清洗和消毒,应该很干净。但如果告诉你,吃一顿饭的时间里,你认为“干净”的筷子就可能传播多种疾病,你该怎么办?
筷子成了这些病的“引路人”
  家人、朋友一起吃饭、互相夹菜有助增进感情,但这种饮食方式,也给了很多疾病传播的机会。专家提醒,以下几种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就可能在一顿饭中,因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
肝病:甲肝、戊肝
  很多人对肝炎避之不及,事实上,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比如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其唾液中的乙肝病毒一般很少,不具备传染性,所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不必过度紧张。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其病毒易在空气中传播,因此长期和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到健康人的身上。
儿科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
  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筷专用,预防儿童间相互传染。
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中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此外,伤寒病等肠道传染病,也可能通过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
  从临床上看,胃病是最常由于混用筷子,在共同吃饭中传播的疾病之一,可能带来的后果也相对更严重。其实,只要学了下面的方法,就能大大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用对筷子,给健康加一道保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居在胃黏膜表面的小细菌,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都感染了它。由于不像欧美人那样习惯分餐,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偏高。有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为59%。从孩子到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通常越来越高。
  别看它是种小细菌,可能引起的毛病却不少:慢性胃炎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如果不“消灭”幽门螺杆菌,很可能治不好;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炎后,如果长期不好,可能发展成淋巴瘤或胃癌……
  这些疾病的检查、治疗,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对我们来说,用对筷子,或许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国特色”胃癌预防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认为,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
  其实,对胃肠道的保健和传染病的预防重在平时,如果你平时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那么,从现在起,尽量使用公筷吧,当好自己的健康守护者。
重视三道“防病屏障”
  无论是幽门螺杆菌,还是其他传染病,传播途径都很多,不能完全归咎于筷子等餐具。因此,除了正确使用筷子,还应当重视几道防病屏障。
远离食物中的伤胃因子
  冷饮、腌菜、烟熏和油炸食物、酒精、辛辣食物、生冷海鲜等对胃肠道有较强刺激,经常吃会使消化道变得脆弱,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各种传染病就更有可乘之机。因此,平时应少吃这些食物,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更应注意。
改掉“易感习惯”
  幽门螺杆菌等还容易盯上有不良习惯的人。例如老人和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有时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一些情侣还会混用餐具相互喂饭。这些习惯都可能将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等相互传播。
重视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后者更加便捷。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家中有感染者),应每两三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3年需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两年做一次。确诊后,应及时遵医嘱治疗。
相关链接
筷子用久可能致癌
  大多数人知道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要经常更换,但对于筷子的更换频率却不甚了解,一双筷子使用几年也是常有的事。但专家表示,筷子使用期不宜超过半年,否则会引发健康问题。
  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已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
  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别高。因为家用筷子使用频率高,且长期用水洗涤,很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如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长期将筷子摆放在橱柜内,则可能让筷子变质的几率提高五倍以上。
  大家在使用筷子时,每天都要观察下,筷子表面是否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且只要环境不干燥、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
  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闻一闻,如果筷子有明显的酸味,那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
  专家提醒,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易沾染病毒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新买的筷子要先用水清洗干净,再用洗洁精来洗,最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才可用。
宗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