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陈玲龙:搭建蔬果“万集村”

  •   当前各电商平台都开通了农产品生鲜频道,面对竞争激烈的农产品电商市场,如果再简单搭建功能单一的农产品销售平台似乎难有建树。温岭小伙陈玲龙希望通过打造一个货源和客户共享的微信公众平台,解决农产品供需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打造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链接供需双方
      当前农村电商是掘金热门,在缩短田间到餐桌距离的过程中,有多种方式的切入口。
      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帮助农民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开网店进行农产品销售,或者通过合作社收购的方式由合作社进行平台直营。做这方面的既有综合性平台如淘宝、京东,也有水果生鲜专业平台天天果园等,各个电商平台看上去都铆足了劲。
      在当前各种平台竞争激烈的当下,温岭小伙陈玲龙认为,如果单纯地再去建一个生鲜水果销售平台,不仅投入大,需要养一个团队去寻找好的产品,而且他们对每个村的情况未必了解,找到的生鲜品质难以把控。且电商销售渠道虽好,但对物流要求很高,让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农民去开淘宝店,这似乎也不现实。如果让商贩上门去收购的话,再好的东西,也会把价格压得很低。
      陈玲龙自己曾经在生鲜水果领域打拼了好几年,对于水果的采购环节非常清楚,也整合了不少资源。“农民销售农副产品的渠道应该是多样化的,小商小贩的收购,消费者、微商、水果店等,都是很好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不一定要直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只要解决了供需之间信息对称的问题,让消费者、微商、水果店等知道哪里有好的农产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就打开了。”陈玲龙说。
      这个想法让很多同行感同身受。那如何在田间和消费者、微商、水果店等之间搭建一个信息的桥梁?
      陈玲龙推出了一个“万集村”微信公众号,他希望能够将每个村子的特色农产品汇集到这个平台上来,让有需求的客户可以一目了然,快速找到自己想要采购的商品,甚至可以在产品还未“瓜熟蒂落”的时候进行预约。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农产品供需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帮农村果农打开销路,另一方面帮助消费者和商家找到货源。
    招募“线上村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我想要露天种植的最好西瓜,还要是无农药、无公害的,在哪里能找到呢?”在万集村试运营期间,一位客户提出了要求。
      负责挖掘村里的农产品资源,并去对接有需求的客户的任务就交给了“线上村长”。“线上村长必须要对村里的农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还要会一定的电脑基础操作。他们负责整合村里的农产品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上传村里所有产品的信息,做一个产品展示。”陈玲龙说。
      和小商小贩上门收购的不确定相比,提前和线上村长进行沟通、采购的好处有很多。
      一方面,农产品的品质会更加有保证。“就拿西瓜来说,普通商贩收购通常在西瓜六七分熟的时候就采摘了,到时候转到批发市场还有两到三天的销售期,存放时间较长,但是瓜的品质就难以保证了。提前找好产品进行预约,就可以等西瓜在田里完全成熟再采摘。”
      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户的议价空间,线上村长可以从农户中挑选出优质的产品卖出一个好的价钱。
      此外,有需求的客户还能通过线上村长,找到一些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的东西,比如白杨梅等稀缺品种。
      线上村长也可以在平台上展示自己村里的农产品,水果商看到了,就可以直接联系线上村长。线上村长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去村里寻找合适的产品,今后双方可以直接线下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利润。”
    做好品质把控,保证货源品质
      当前是品质时代,如何保障线上村长找到的货源品质?“首先,线上村长作为当地人,比普通的采购商更加了解自己村子里产品的好坏,这是和一般电商平台采购的最大不同。”陈玲龙说,“另外,我们实行产品责任制,每一个产品都是责任到线上村长,由他们作为第一把关人,如果品质有出入他们要负责到底。”
      陈玲龙说,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对线上村长进行培训,进行统一的品牌包装、策划宣传等。“整体包装上会有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这个产品的简介,什么时候授的粉、几斤重、生长的过程,哪个农户种的都会有介绍,吃了以后如果感觉不错,还可以直接联系农户。”
      线上村长,还可以把整个村的产品整体包装出售,或者由品牌商进行贴牌销售。
      当然,陈玲龙告诉笔者,“万集村”除了提供信息交流外,也是一个农产品销售平台,平台将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情况,对农产品进行直接收购和销售。朱玲巧 李昌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