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通讯员 何伯伟
本报讯 6月14日,浙江农林大学和遂昌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要在遂昌共同打造全国最大的三叶青生产基地。
三叶青是浙江的道地药材,已被列入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目录。因其品质好、药用效果佳,名医馆、精深加工及市场需求量大。据金华和盛堂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益泉分析,全国三叶青市场每年销售额达8亿元,浙江市场销售约1.8亿元。目前全省种植三叶青的基地只有4000亩,产业产值达1亿元以上。
近年来,各地发展三叶青的势头较猛。今年,林益泉自己也承包了300亩地,计划种植三叶青。不过,一直从事三叶青研究的丽水市农科院朱波博士提醒各地,在引种种植时要慎重。朱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24份来自浙江、湖南、湖北、福建、江西、贵州、重庆、广西等省三叶青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初步表明不同产地的种质资源在植物学特征特性、主要功效成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浙江万里学院王忠华教授利用收集的三叶青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良种选育及种苗快繁技术研究,初步筛选出一些好的资源在试种。
遂昌县于2012年规模化人工种植三叶青获成功,主要推广袋式避雨栽培技术,效益蛮不错。据遂昌县农业局朱金星研究员介绍,采用袋式避雨栽培技术,每亩可放置4500袋,每袋种3株苗。3年后,每袋平均产鲜三叶青块根150克,按每千克400元测算,每万袋的产值达6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每万袋毛利润在40万元左右。据统计,截至目前,遂昌县三叶青种植面积达860亩,年产种苗300万株。该县规划“十三五”期间将种植三叶青种苗1000万株以上,面积达1500亩,将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三叶青产业基地。
浙江今年已种了约1500万棵三叶青,今后每年将育苗1500万株以上,可发展三叶青种植面积达4000亩以上,可实现农业产值1亿元以上。
阅读链接:
三叶青是我省道地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等功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三叶青又名金线吊葫芦、三叶崖爬藤,是葡萄科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以块根入药,性凉、无毒、味甘微苦。三叶青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末结果,花期较长,果实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每年冬至到惊蛰期间采摘的质量最好(休眠期),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淀粉含量在70%以上,药用效果最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丁刚强所长研究证实,三叶青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且长期服用安全无毒,可期盼做进一步研究开发成抗肿瘤新药,在“保障人民健康,降低医疗负担”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图为遂昌县森林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长在向参观者介绍浙产三叶青的特点和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