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果树避雨栽培效果挺好

  6月22日,省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有关水果专家和避雨栽培示范项目技术人员,在台州市黄岩区召开了杨梅避雨栽培技术现场考察交流会,对水果避雨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交流。
  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杨梅避雨栽培的好处有三个方面,一是保果增产,落果率明显减少,商品果率提高;二是单果重增加,果实品质提高,果蝇、白腐病危害明显减少;三是产量增加,损耗降低,效益提高。
  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模式主要有避雨网室栽培(顶棚覆盖避雨棚加防虫网)、避雨伞和大棚促成栽培三种类型,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第一种模式。
架式材料
  大棚设施可用钢架或毛竹架,四周为防虫网,顶部覆盖材料选用专用塑料农膜。避雨伞选用透光性好的伞布。棚面顶高出树顶50厘米以上。
覆盖时间
  采前40~50天覆盖防虫网,采前15天梅雨季未到之时顶棚覆盖进行避雨,前期雨水较多时可适当提前,大风雨前后及时检查并修补加固。采收结束后及时撤去。
栽培管理
  园地选择:大棚架式宜选建在平地,或坡度相对平缓的山坡地;避雨伞适宜山地;设施栽培适用于受风影响较小的山地。
  树形与密度:选用自然开心型的矮化树体,树高在2.5米以内。避雨伞适于冠径较小的树。大棚架式可适当密些,而伞形或单株架式要稀,以利操作。
  疏果:避雨栽培落果较少,及时人工疏果。
  肥水管理:视树势、结果情况施肥,提倡适施有机肥或生物肥,少施化肥。
  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12月上中旬做好冬季清园。搭建防虫网和避雨大棚后,不使用农药。
孙钧■相关链接:
  水果避雨栽培技术是水果生产中一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也是现代高效果业一种重要的生产模式,可起到避雨、降低病害和水土流失、减少裂果、提早产期、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花期避雨还能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避雨栽培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推广,在我省许多果园里已开始应用,尤其在葡萄栽培上应用更为广泛,已占到总面积的80%左右,在杨梅、枇杷、桃、樱桃、蓝莓等其他水果上也有小规模应用。通过生产应用证明,避雨栽培技术是水果生产中一项十分有效的新型实用技术,特别是杨梅、枇杷等多雨季节成熟的水果,提质增效更为明显,在我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