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6月 23日,省农业厅、省商务厅联合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农业品牌发展大会暨淳安等26县农商农企对接大会。会上,16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新型流通企业代表和来自上海、江苏、安徽以及省内的超市、餐饮企业、高校后勤部门的200多家采购商代表进行了对接,达成合作协议35个、意向合同2.5亿多元;有关专家学者、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代表作品牌建设演讲与推介。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蒋珍贵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搭建各种平台推介品牌农产品。其中,一年一次的农商农企对接大会已连续举办14年,是我省推介品牌农产品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世纪联华、上海农工商、全聚德、花中城、川味观等超市、餐饮企业以及高校后勤部门,已将一些对接企业作为固定的采购对象。本次大会还编印了《2016浙江省农商对接大会供货信息册》,集中了1000余家生产企业的3000余种产品,这些信息和超市、酒店及高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在农民信箱、中国农业网等网络平台上,以推动农商农企对接常态化,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
林健东指出,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企农商对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生产走出“多了多了、少了少了”怪圈的有效途径,非常有意义。
林健东要求,要以整体联动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建设上规模、上档次。要坚持点、线、块、面联动打造浙江农业品牌,在点上进一步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在块上进一步打响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在线上进一步强化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母子品牌”融合发展,在面上进一步依托现代互联网宣传农产品品牌,推动线上线下互促共进、全面发展。
林健东强调,要以合作共赢为导向,推动农商农企对接上台阶、上水平。淳安等26县要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打造成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绿色农产品主产区;全省农业系统要在健全对接机制上下功夫,以“店小二”的精神主动做好引导、协调、服务等工作;农业生产主体要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功夫,让质量成为农业生产的基因;广大采购商要强化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与农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中更好地带动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