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投产一座新的饲料厂,间接为埃及年增5710多万羽肉鸡

“‘新希望’让我们走上致富路”

  5月27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非洲地区首家分公司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简称“新希望公司”)的第二座年产20万吨鸡饲料工厂在贝尼·苏夫省正式投产。按喂养一只肉鸡需3.5公斤饲料计算,新希望公司每年间接向埃及市场多提供5710多万羽肉鸡。
  逆势而为创新业
  位于开罗和亚历山大之间曼努菲亚省的萨达特城工业区被沙漠所包围,新希望公司第一座厂房给这片不毛之地带来了生机。
  从2010年开始考察埃及市场,到2013年正式投产,新希望公司在动荡的埃及熬过了艰难的3年。新希望六和股份埃及片区总经理杨成彬坦言当时动荡的局势给公司是否在埃及投资建厂带来不小困惑,但“最终我们还是扎下根来,埃及近1亿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巨大市场,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埃及人70%的肉类蛋白质源于鸡肉,而与埃及本地其他饲料生产商相比,我们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有很大优势,坚持下来就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在许多外国公司纷纷撤离埃及时逆势而为,到埃及投资建厂,就是对埃及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2013年5月,“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公司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亿元人民币,首座工厂年产20万吨鸡饲料。
  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表示:“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埃及发生严重政局动荡以来中国企业走进埃及的一个开拓进取之举。虽然面临困难,但相信新希望集团能够积极开拓埃及市场,以拼搏进取精神,把握机遇,把埃及饲料厂项目做大做强,实现中埃合作互利双赢。”
  以质取胜口碑好
  哈菲兹是埃及曼努菲亚省一个普通的养殖户主,经营着一座年产5万多只鸡的养殖场。哈菲兹说:“在使用‘新希望’饲料前,当时我只饲养了1万多只鸡,但由于出栏时间长、饲料品质不过关等原因,经营状况很不理想,欠了不少债。后来通过与新希望公司合作,我的养殖场规模扩大了数倍,我还开上了小汽车,住上了新楼房。”
  腰包鼓起来的哈菲兹不仅仅是“新希望”饲料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新希望”产品的热心推广者。凭借口口相传,“新希望”在养殖户中声名鹊起,据说在埃及,因使用“新希望”而致富的“哈菲兹”已经有上千户之多。
  从2013年正式投产到现在,“新希望”在整个埃及饲料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0%至15%,在个别省份能够达到50%。杨成彬说:“新希望在埃及的发展凭借的就是高性价比的好产品,我们以质取胜,而不是以价取胜。在埃及的一些中国产品由于价格非常低廉,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打开市场,也为了给‘中国制造’正名,我们全力确保产品质量,严格遵守埃及在饲料生产上所执行的欧盟标准。我们坚持选用最好的原材料,将料肉比(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始终维持在较好水平。”
  正是由于在生产上的严格把关,即使在每吨价格高出同类产品100埃镑(1埃镑约合0.7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新希望”饲料在埃及市场的占有率仍一路攀升。
  回馈社会得人心
  自从新希望集团进入埃及市场以来,就积极践行本土化战略。据介绍,目前新希望已建成的两座工厂共为埃及解决就业岗位400余个,根据规划,新希望集团还将在埃及新建两家饲料厂,这4家工厂全部投产后,将为埃及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饲料市场占有率达30%,可以成为埃及饲料行业当之无愧的“大佬”。
  在饲料生产车间工作多年的穆罕默德正在熟练地利用精密仪器进行饲料原材料的配比。穆罕默德说:“在新希望公司,我不仅学到了技术,还拿到不菲的薪酬。我要继续努力工作,干满5年,公司就会提供机会让我到中国参加培训。‘新希望’让我们走上致富路。”
  杨成彬说:“从第一家工厂投产到现在,新希望80%的埃及员工没有离开,我们为他们购买了医疗和社会保险,真正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根据埃及法律,工人工资每年需要上调8%,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工资涨幅达到15%左右。我们不仅希望做好产品,更希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为构筑中埃友好的大厦添砖加瓦!”
  (摘自《人民日报》 刘水明王云松/文 2016年5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