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麻烦停下车,我们去看看路边的那是什么?”近日,一批来自海盐的客人被舒洪镇路边抽晒土面的场景吸引,10多位客人向村民金锡菊买下土面30多箱带回海盐。“真想不到,抽晒土面如今成了游客观光的一道风景,今年已有不少批次游客观看后都会带上土面走。”金锡菊说,“如今村庄整治后街道全部硬化,路面、水沟变得干净清洁了,水泥街道便成为村民抽晒土面的好地方,也是大家比质量、比效益的‘赛场’。”
金锡菊介绍,她去年用了4000公斤麦面做土面,收入达5万多元。因为用的是农家种的“908”土小麦作原料,加上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水和盐的不同比例,使土面始终能保持可口的软、香味道,所以都是客户上门来电订货,供不应求。
舒洪镇是缙云县最大的土面生产加工产区,6个村加工土面的农户已达600多户,年加工量达3000吨,产值达3500多万元,利润1000多万元。针对以往土面加工分散,品牌效应不强,土麦种植面积不大等不利于产业做精做大做强的各类因素,舒洪镇看准土面发展新定位,重点围绕工艺、品牌、销售等问题,举办制作土面培训班,传承土面技艺和文化。“下步我们将统一商标、品牌包装,依托土面合作社,组建土面特色产业联盟,提高加盟门槛,同时打造土面博物馆,举办土面制作大赛、吃土面大赛、土面文化节等活动为土面加分。”舒洪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土面+旅游、土面+电商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助农增收。 张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