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防灾减灾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为崩积物,也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崩塌发生前兆
  崩塌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1)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发生崩塌时怎么办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崩塌应急抢险措施
(1)加强监测,做好预报,提早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2)针对规模较小的危岩,在撤出人员后可采用爆破清除,消除隐患;(3)在山体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落石平台和落石槽沟、修筑拦坠石的挡石墙、用钢质材料编制栅栏挡截落石等工程防治小型崩塌;(4)采用支柱、支挡墙或钢质材料支撑在危岩下面,并辅以钢索拉固;(5)采用锚索、锚杆将不稳定体与稳定岩体联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