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供销

省供销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

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型发展

  □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4月28日至29日,省供销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临安召开学习(扩大)会议。会议要求深刻理解和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深化对新常态下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快推进供销社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省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邵峰做专题发言。
  邵峰说,供销社的农资供应是农业供给侧中的第一个环节,农产品销售是农业供给侧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目前,供销社供给侧主要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即在总体发展上重社有经济、轻为农服务,在为农服务上重功能建设、轻共建共享,在社有经济上重眼前利益、轻战略发展。从为农服务来看,农资供应一买一卖的方式,难以适应农业规模化、农民老龄化的需要,应开展技物结合,教农民如何用,从卖农资产品转到卖全套服务。在农产品流通上,虽然建了不少农产品市场,但对市场行情等研究得不够;参与公益性农贸市场建设虽然取得进展,但还没有可复制的样板。从社有经济来看,许多企业存在急功近利思想,长期盘踞于传统领域或贸易环节,没有从产业延伸角度去考虑,跟农民没有结成利益共同体。
  在谈到供销社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时,邵峰概括为“四个化”,即组织合作化、服务综合化、产业一体化、经营品牌化。他说,供销社要实行组织合作化,其中第一件事是建立“农合联”运行机制;第二件事是健全“农合联”服务功能,抓紧建立以庄稼医院为中心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第三件事是形成“农合联”的合作格局。当前,在建立健全日用品网点过程中,要引导城乡居民建立消费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东,让合作化破解供销社基层网点竞争不过个体企业的问题,让供销社回到农民怀抱。在创办、扩办农产品配送公司中,要发挥“农合联”的引领作用,让农民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成为配送公司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组建庄稼医院过程中,也可以吸引农民合作社共同投资。要实行服务综合化,适应现代农业、消费方式需要,搞好精准服务。在农资使用上体现精准性,在农资供应上体现引领性;在农产品流通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邵峰还以茶产业为例,阐述了供销社应如何实行产业一体化,打造龙型经济;如何实行经营品牌化,促进经济向高端发展。他说,“一片叶子”的贸易,要内外贸结合,外贸靠商路,内贸靠文化,要通过贸工农一体化,优化茶叶生产,从源头上解决茶叶销售中的绿色壁垒问题。“一片叶子”里面要做深,周边要做大,做深靠科技,做大靠文化。以贸为龙头、技为支撑、文为纽带,调整产业结构,形成龙型产业链和块状产业群。在谈到经营品牌化时,邵峰表示,贸易企业要有品牌,服务也要有品牌,像台农的“全优保”就是个服务品牌。接下来,要以行业协会为载体,整合企业品牌,打响区域品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