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黄色预警:受强降水云团影响,今天傍晚到夜里我县阴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性天气。请注意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4月17日16时20分,泰顺县仕阳镇副镇长徐卫健收到一条预警短信,提示即将有一场大雨。他马上想到,当地有一段塌方公路正在抢修,还有数个地质灾害易发点。徐卫健立即给乡镇各部门和各村负责人打电话,要求及时转移地质灾害易发点人员;公路抢修人员在大雨来临前撤离抢修点。
就在50分钟前,泰顺县气象局在雷达回波上发现西边有强回波。这种强回波可带来1小时20-30毫米的降雨量。如此大的降水一旦出现,对山体、地质、农业、交通等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泰顺县气象局迅速与上级气象台站进行了会商,并确定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强调要注意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16时20分,预警信号内容通过互联网、传真、邮件、短信等方式发出,各部门迅速行动,有效开展联动联防,确保了当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专家深入田头服务农民
我省4月中旬入汛后,进入降水集中期,全省气象部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部门联动,全力以赴抓好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着重做好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防范和春季农业生产服务保障。
4月18日上午,在乐清市虹桥镇为民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早稻田旁,乐清县气象局、农业局和温州农科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指导种粮大户卓灯球应对即将到来的强降水。“今年种了1000多亩的早稻新品种,天气预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要接连下雨,正犯愁如何管理早稻田呢,没想到专家们就来了。”卓灯球开心地说。
同一天,龙游县农业气象试验站的技术员也会同农业专家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搞好早稻生产田间管理,积极应对连续降雨天气。
不仅如此,全省4个农业气象分中心、7个农业气象试验服务站和15个省级示范服务基地都加强了服务力量,增加了服务次数,与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主动对接,为当地合作社、农业大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帮助应对汛期不利天气。全省各地气象部门积极利用视频会商系统,及时向乡镇视频通报气象信息。截至目前,全省气象部门已发布各类农用天气预报信息、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信息3000余万条次。
直通气象为农服务面积972万亩
“如今,气象预报越来越及时了,我们搞水产的心里也越来越有底了。”近日,在德清县气象局召开的农业气象专家联盟工作会上,德清县雷溪水产合作社负责人孙卫强竖起了大拇指:“4月15日那天,我一早就收到了气象台的预警信息,说是第二天有大风大雨,还可能出现打雷,提前1天预警,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防范。”
收到预警短信后,孙卫强随即召集合作社社员布置防范事宜,减少饲料投喂,开启池塘增氧设备,防止出现鱼浮头。同时,他还将防范建议通过德清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向全县的水产养殖户进行了分享。
据统计,目前,全省农业气象专家团队和3.4万名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面向4.9万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直通气象为农服务,服务农业生产面积达972万亩。服务团队中,不仅有农业、林业、渔业等涉农部门的专家,还有很多土生土长的农民专家。汪玲玲 张晓晨 万奎
延伸阅读
如何防范短时强降水
短时强降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情况下,短时强降水会带来地表径流量激增,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农田积水,在地质条件较为脆弱的地区,易发生泥石流、山洪滑坡等。遇到短时强降水,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如果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留意观察,尽量贴近建筑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驾车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切不可再待在车上,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当短时强降水导致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切不可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更不要留在凹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