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新品种“越心”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通过“03-6-2”(Camarosa×章姬)ד幸香”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省农作物评审委审定。
特征特性。(1)品质佳。果实短圆锥形,果皮较薄,糖度12.0%左右、梯度小,香味浓,多汁,口感好,尤其在12月至次年2月份风味浓郁。
(2)丰产。长势中强,株型半直立,耐低温弱光,连续结果能力强,畸形果少,亩产在2000公斤以上。
(3)抗性强。抗白粉病、灰霉病和蚜虫,较感螨类。
(4)栽培用工省。定植后抽生匍匐茎少,不需打侧枝,抗病虫,用药少,管理省工。
该品种聚合了优质和抗病虫两大性状,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质量安全的需求,是一个适宜观光采摘和就近销售的栽培新型品种。
育苗要点。育苗地选择土壤肥沃田块,太粘、贫瘠或容易积水不宜;施底肥(有机肥5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亩栽母苗数800—1000株,5—6月份视发苗情况,施复合肥2—4次;繁苗系数较高,育苗期注意防治叶斑病、炭疽病。
栽培要点。生产上通过早栽,加强肥水管理,不打侧枝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和保证足够的叶片数。
(1)早栽。杭州地区适宜定植时间为9月初—9月上旬,比“红颊”提前一星期定植,其它地区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株距20厘米,亩栽约6500株。
(2)加强肥水管理。生长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比“红颊”草莓多施1—2次追肥。在抽生第一片新叶后亩施尿素2.5公斤或复合肥5公斤,视植株情况,可再施高氮型复合肥5—10公斤,在铺地膜前亩施普通复合肥10—15公斤,在顶果转色时改施高钾型复合肥
(如滴灌精肥13-6-40+Te,2公斤/亩),往后20天左右追水溶性高钾肥。
(3)提高品质管理。前期植株管理不需要打分蘖和侧枝,仅摘除老叶、病叶,保持较多叶片数;疏除小果;在气温上升过程中,适当降低夜温等措施,可保持高品质。
(4)在发生病虫时节点上注意预防。在挂果过多时,叶片容易衰老,诱发螨类,因此,要注重加强肥水管理和疏果。
越 丽
草莓新品种“越丽”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经“红颊”ד幸香”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省农作物评审委审定。
特征特性。(1)果实大,外观美,品质好。果实圆锥形,鲜红,有光泽;12月—翌年4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1.9%,甜酸适口,风味浓郁,略好于“红颊”。果实硬度高于“红颊”,贮运性好。(2)早熟,11月中旬可批量采摘。长势中庸,株型紧凑,适合密植,可提高大果比例,早期产量高,全季亩产与“红颊”相当,约1500公斤。(3)栽培用工省。生产上无需打侧枝、疏花疏果工作量少。(4)对病虫抗性与‘“红颊’”相似。
优点是早熟,风味好,硬度高,栽培省工,缺点是有断心株发生,低温期容易发生花稔性差。系早熟、密植、高品质品种。
育苗要点。育苗地选择土壤肥沃田块,太粘、贫瘠或容易积水不宜;施底肥(亩施有机肥5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亩栽母苗数1000—1200株,5—6月份视发苗情况,施复合肥2—4次,在育苗后期不宜过度控水控肥,否则容易产生断心株;防病措施与“红颊”一样,注意预防草莓炭疽病。
栽培要点。生产上通过早栽,密植,薄肥勤施,配栽授粉品种等措施,获取早期高产和稳产,提高经济效益。
(1)早栽。该品种抽生侧枝能力较弱,长新叶慢,迟种植的话,植株长不起。在浙北、浙中可在9月初进行定植,在浙东南部可在9月10日前后进行定植。
(2)密植。株距为12—15厘米为宜,亩栽约 8500—10000株。
(3)配栽授粉品种。可配栽花期一致、花粉多且稔性高的品种如“香野(隋珠、梦香)”、“越心”、“章姬”等。
(4)薄肥勤施。该品种不耐肥,每次施肥量可少于“红颜”、“章姬”约30%。在抽生第一片新叶后亩施尿素2.5公斤或复合肥5公斤,视植株情况,可再施高氮型复合肥5—10公斤,在铺地膜前亩施普通复合肥10—15公斤,在顶果转色时改施高钾型复合肥(如滴灌精肥13-6-40+Te,2公斤/亩),往后20天左右追水溶性高钾肥。
(5)植株管理。在整个生产季不需要摘除新抽生的腋芽和侧株,只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即可。开花结果期注意预防草莓灰霉病。 杨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