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大三学生在老家开出16家民宿

赚到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幸福感

  王典涛是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的一名大三学生,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台州市天台塔后民宿协会的执行理事。从2014年10月开始,这名小伙子将自己老家的房子打造成旅游民宿,并帮助村子里其他15家农户建起了民宿。“做民宿,一是和我的专业相关,主要是借助了我们村独特的地理优势。”王典涛说,最重要的是,帮助村民们一起做民宿,让村里的许多老人找到了幸福感。
  王典涛的老家在天台的塔后村。村子坐落在赤城山脚下,环境极美,周边有著名的隋朝古刹国清寺、华顶国家自然公园、霞客古道、琼台仙谷等旅游景点。但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赚钱,留下了许多老人和小孩,以及一片古色古香的淳朴民宅。
  王典涛的父亲也同样选择离开村子,到城镇上做酒店住宿生意。从2013年开始,还是大一学生的王典涛在给自家酒店做账单的时候发现,酒店的顾客流失率居然连续几个月都达到了5个点。“为什么生意会越来越差?”有心的王典涛在全台州范围做了一个关于酒店行业的网上问卷调查,得出了结论——连锁酒店的加入和民宿的崛起,无不影响着传统酒店的生意。“我们也可以做民宿啊!我们老家有那么美的自然村落!”父子俩一拍即合。
  王典涛学的是建筑与土木专业,这个专业对装修材料的选购、房间布局设计都有涉及。于是,这个胆儿“很肥”的小伙子拿自己家的两幢老房做起了试验,敲敲打打折腾了近一年时间,王典涛成功改造了自己家的老房子:腾出了13个房间作为客房,其中主题房2个,标准间7个,还有大床房和家庭套房;原本闲置的农家大院子也变成了休闲味十足的露天茶吧。
  2014年10月,王典涛参与设计与改建的陶园农家乐正式对外营业。“村里很多房子都是闲置的,如果能把闲置房利用起来,大伙都是很愿意的。”在他的努力下,自己家生意已小有起色时,王典涛不忘带动老家的邻居们一起创业,在他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村里前后有16户人家做起了民宿生意。
  从开业到现在,王典涛家的农家乐创收8万余元,村里其他民宿也有3万—8万元不等的收入。“村里留守老人多,缺的是子女围绕在身边的幸福感。”王典涛坦言,当初选择做民宿也正是希望父母老了之后有一个精神寄托。
  有钱可以赚,又有那么多游客来村子里与大家做交流,许多村民非常支持王典涛的做法。目前,这个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产业,打造集垂钓、登山、骑游、赏花等于一体的农家乐综合体。对于未来,王典涛有更多的计划要去实施:开发绿色农副产品、推出亲子游、加大家乡的品牌化宣传…… 章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