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然而海盐县于城镇一对老夫妻却因为儿子们“三足鼎立”的局面被孤立。近日,万般无奈下的老夫妻只得到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
老人的名字叫王阿祥,与老伴育有三子两女,如今都已成家立业。按理说现在正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日子,不曾想他们却只能蜗居在两间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破旧平房里,艰难度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话音未落,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便忍不住抽泣起来,额头的皱纹仿佛挤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当年把这五个孩子拉扯大不容易。”王阿祥夫妇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日子最艰难的时候也能咬牙挺过,依靠的信念就是“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可在孩子们陆续成家后,老两口非但没有过上好日子,反而成了矛盾的焦点。“大儿子进厂当了工人,老二、老三还在地里干农活,他们嫌我没帮他们安排好工作。”王阿祥说,“平日里帮他们干活,不管干多干少,都会落下口舌,总嫌我们偏心。”
因为父母的“不公平”,三兄弟经常为家庭琐事争吵。老两口无奈之下,提出分家,但没想到又因“分配不公”彻底引发家庭大战。此后,3个儿子分立门户,断绝往来,两姊妹见此情形多次劝说未果,反遭兄弟唾骂,最终兄妹也互生嫌隙,甚至偶尔遇见也是恶言相向。
兄妹间交恶,最为难的还是老两口。“这几年,我和老伴先后生病。老伴最近又因胆结石开刀住院。只有大儿子一人忙前忙后,两个女儿经常看望,而老二、老三却不闻不问。”王阿祥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年纪越来越大,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万一哪天无法自理,不可能靠大儿子一人承担。再说时间长了,我们也怕大儿子心里有怨言。”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援助站立即召集王阿祥的5个子女,就这起赡养案件进行非诉调解。可刚坐下不久,老三便与妹妹话不投机,扯着嗓门开始爆粗口。妹妹也不甘示弱,边用力敲桌子边指着鼻子骂:“就你也配做儿子,你看看你什么德行!”老三听罢抡起拳头就想打人,好在被众人及时拉住,而妹妹一气之下拎包走人。
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三兄弟停止了互相指责和谩骂,聚焦到父母的赡养问题上来,并逐渐认识到做子女的法定赡养义务。“按照农村习俗,出嫁的女儿不承担养老义务,那么这赡养问题主要还是我们三个的事。”老三率先开口打破沉默,老大、老二也表示愿意放弃追加两姊妹的赡养义务。
王阿祥提出:“我们想让3个儿子解决日后的住宿、医疗、日常生活及去世后的丧事等问题。”但由于父子关系常年冷漠,住到谁家都徒增矛盾,更别提生病护理等问题,儿子们也对住的问题三缄其口。“既然不能住家里,那就去养老院。一来解决今后的医疗、护理等难题,二来免去兄弟间的‘后遗症’,照看多与少、好与坏的纷争。”老娘舅的提议得到王阿祥和三兄弟的一致同意。
提到百年后的丧事,老二提议:“既然进养老院,那么以后丧事也直接让殡仪馆办理好了,三兄弟也不至于你推我,我推你。”三人承诺,今后不管是医疗费、门诊费、养老院费用等一律凭票据汇总后由3个儿子平均分摊。
周丽丽 周维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