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亿元投资零贷款的奥秘

缙云四兄弟抱团打造全国室内花卉“老大”

  “真没时间接受采访,我还在开车呢,明天北京还有客商来谈生意……”
  现年40岁的缙云新建镇陈雄伟,如今成为兄弟4人抱团做花卉的“掌门人”,一心想做大做强花卉事业的他,确实挺忙的。几次相约,近日才圆了笔者的采访梦。
  据了解,目前,他们兄弟4人已建有花卉基地3600亩,其中连栋温室大棚700亩、单栋大棚500亩、露天遮荫大棚2400亩。5年来每年花卉销售额达1亿多元,在同行业处领先地位。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其基地投入已超1亿元,目前却是零贷款。奥秘在哪呢?
兄弟4人抱团做花卉
  陈雄伟已故的父亲,是缙云县林业局的工程师。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带他们到各个苗圃走走看看,帮助工人洒水、培土等。陈雄伟说,从小接触各种苗木,无形中对花卉产生了兴趣。
  30年前,大哥陈阳春外出养鸭,二哥陈阳芳、三哥陈春芳做起了小本花卉生意,陈雄伟最小,16岁初中毕业,就跟哥哥们步入种花路。
  几年下来,这一家子做花卉生意,也摸着一些经营门道。大哥看几个弟弟种花卉效益不错,就放弃了养鸭,从外地回来加入到做花卉生意的行列。兄弟4人之间有明确分工,但不分家,谁的建议好就听谁的。陈雄伟点子多,无形中成了他们中的“头”。陈雄伟说,其实,“抱团”的温暖,是如今生意做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做生意需要可靠的帮手,而诚信、可信、自觉以及收支及时入账的财务机制等,是他们抱团长久的“四轮驱动”。
  然而,随着对花卉市场的了解,他们逐渐发现和意识到当地市场空间不大,销售量有限。于是,他们开始酝酿探索更宽阔的“花卉之路”。
上海打拚22年做大花卉业
  1995年,他们兄弟4人到上海松花区泗径镇,租下10多亩地,开始新的种花之路。但几年下来的实践证明,这里的气候对花卉育苗不太适宜,培植花苗与生产成熟花卉不能形成“一条龙”,这样将直接影响后续发展和效益。于是,他们重新回到缙云,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在大洋镇建20亩育苗基地。由于大洋镇土地租金低,气候独特,把春夏育好的苗运至上海再植、销售,果然奏效,大大提高了花卉的质量,销量也水涨船高,效益明显增加。
  为了扩大规模,他们又到大洋山区,投入5000多万元,经几年艰苦努力,建起了组培室3000平方米,育苗温室8000平方米,反季节花卉基地1000多亩,与上海的基地相互对接,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在上海的几年打拼,不仅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资金积累,也进一步积累了做生意的经验,胆子也更大了。不久,他们又建起“上海春芳花木园艺场”,拥有700多亩温室花卉基地,在松江五库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40公顷现代化连栋智慧温室,专业生产“粉冠军”、“火焰”、“阿拉巴马”等红掌系列,“丹尼斯”、“吉利红声”、“黄金玉扇”等凤梨系列花卉,每年可为市场提供高档优质红掌200万盆、凤梨250万盆,白掌300万盆以上。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紧接着兄弟4人分工,以上海成功的生产销售模式为范本,到广州建起花卉厂房1500亩,年生产凤梨达500万盆。
做精品与创一流并重
  在形成高山育苗与都市分点批发产业链的同时,他们搜集各地精品,创一流基地,利用网络了解全国同行市场,采购国内外优良品种,先后几次到欧州等地引进花卉良种,共引进红掌粉冠军等15个品种,白掌5个品种,凤梨30多个品种。为了使花卉生产达到少病花艳的效果,他们多方考察有机肥,最后确定从丹麦购买有机肥,仅此一项,每年就投入资金高达300多万元。
  同时,他们不断拓展新项目,为企业营造新鲜血液,给市场充实新的产品,使企业创一流水平。在近年多肉花卉市场出现“抬头”时,陈雄伟他们马上就看准了这一商机,从各地采购研发良种,集各地精品进行自培。目前,他们的多肉品种已达1000多种,年产量达2000多万盆。他们培育的“多肉”植物以萌宠的姿态俘获了年轻白领的心,再加上易于养活,迎合了一众小资、都市宅、技术控的审美情趣和喜好,再借由互联网聚众分享的渠道,迅速拥有了大批“肉友”,并引来了多层次的客流量,提高了效益。
要为“绿富美”添彩
  “现在自己的企业做大了,效益提高了,作为缙云人,要为当地‘绿富美’多添彩……”陈雄伟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在330国道边、黄龙景区入口附近,他们承包了50多亩土地,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日光温室连栋大棚3栋,单栋大棚20个,建起了集产销、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花卉大卖场”。它分为产品展示区、观光休闲区、恰谈定购区。
  走进他的连栋大棚,放眼望去,用干雕、石头等栽种的60万株分类排队的“多肉”,像集合的队伍,整整齐齐地种在长方形木料架上。陈雄伟说,在本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意在助推乡村旅游,为“绿富美”添彩。
  如今,他们已在大洋和新建雪峰,建有高山育苗和越夏基地1300亩,上海和广州生产基地2300亩,累计投入超1亿元,并在全国各地建有30多个直营点,拥有600多个经销商,基地工作人员上千人,其中本专科大学生100多人。
  他们兄弟凭着抱团拚搏、艰辛打拚、争创一流的勇气,建成了规模大、管理科学的抗市场风险体系,也构建起了产品多、品种多、网络全而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这就是缙云四兄弟抱团打造全国室内花卉“老大”的奥秘所在,也是企业亿元投资零贷款的奥秘所在。
丁南森 刘小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