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需求稳中略降 价格低位运行 结构继续调整

今春我省农资可基本满足需求

  □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胡大为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浙江农资集团获悉,受去冬今春天气影响,今年春耕农资市场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特点依旧明显,主要表现为:需求稳中略降,价格低位运行,结构继续调整。
  据预测,今年我省春耕期间化肥需求量为115万吨,同比减少2.5%。相比去年,今年单质肥需求有所减少,复合肥等高端肥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此外,春耕作物对口用农药需求约为1.1万吨,同比下降约8%左右;大棚膜、农用地膜需求2.4万吨,同比上升约9%。
  为满足春耕期间农民对农资的需求,全省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企业职工早在春耕农资供应旺季开始前,就走进合作社、农户和田间地头,了解种植结构和农资需求变化,合理组织货源。今年春耕期间,全省可供化肥120万吨,其中尿素28万吨、碳铵24万吨、磷肥17万吨、钾肥3万吨、复合肥48万吨,可供农药1.8万吨、农膜2.5万吨。
  按目前的市场情况分析,今春化肥价格比往年有所下降。眼下,省内主流品牌尿素平均零售价为每吨1700元左右,同比下降256元;国产45%复合肥平均零售价每吨3000元左右,同比略有下降。随着春耕市场的启动,短期内化肥价格或有小幅上涨,但总体将保持平稳。由于农药总体供大于求,经营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主要供应高效、环保绿色的农药,满足“肥药双控”需求。另外,浙江农资集团旗下“新光塑料”投入上千万元的技改项目已完工,可根据市场需要增加农膜产量,公司此前推出的多种新型专用农膜曾受到市场好评。由此看,今年我省春耕农资可基本满足需求。
  据了解,今年春耕期间,全省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企业将大力推行科学施肥和合理用药,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农资商品结构,降低单质氮肥(尿素)、毒性较高农药的供应量,提高吸收好、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复合肥及新型农药的供应量,促使农资供应结构朝着生态高效的方向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