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通讯员 黄卫华
本报讯 连日来,庆元新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一片忙碌,一车车运进基地的木屑、麦麸、包装袋被送进仓库。合作社负责人金新跃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制作香菇菌棒的原材料,“我们已准备了150万段菌棒的原材料,就等4月份开始制作菌棒栽培香菇了。”
据记者了解,由于2014年香菇行情较好,该合作社于去年流转了近70亩土地扩大香菇生产。但2015年的香菇行情却给了雄心勃勃的金新跃当头一棒。“2014年的菇价最低时也有50元一公斤,2015年降到了30元,这个价格只能保本了。”金新跃苦笑着告诉笔者。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与机械设备引进,特别是工厂化的菌棒生产步入正轨,合作社既节省了生产原材料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成本支出,弥补了损失。因此,面对低迷的市场,金新跃对香菇产业仍充满信心。“今年合作社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春季备料,希望为全年的生产开个好头,当然,也期望今年的香菇市场能够回暖。”
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忙着为生产备料,致力于研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的庆元百兴食品有限公司也在为今年的生产忙碌着。据公司销售部的吴熄介绍,近一段时间,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即将开始的香菇生产做准备。同时,正在加大研发力度,努力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虽然去年香菇市场不是很好,但我们生产的深加工产品销售量依然稳定。”据他介绍,去年,公司深加工产品的销售额达1.5亿元。
随着新一年食用菌生产季节的到来,“百兴”也有了新的生产销售计划。据吴熄介绍,今年,公司将更加重视网络市场开发,加大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力度。此外,要推出一系列食用菌休闲食品。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打响庆元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的名号。
担负着全县95%食用菌菌种供应任务的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菌种站站长毛可荣告诉记者,由于海拔差异,庆元有些乡镇与县城周边地区的气温不同,因此,各地的购种时间也不一样。尽管如此,大部分乡镇仍集中在3月下旬开始生产,菌种站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据毛可荣介绍,为了能让菇农接种更加便捷并提高接种成活率,目前,他们主推的是胶囊菌种。胶囊菌种具有省工、省力和成活率高的优势,去年全县推广了20万片胶囊菌种,接种3600万到4000万段菌棒。“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为菌菇生产做好后勤保障。”毛可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