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种业

2016年浙江省农作物主导品种介绍(二)

台绿2号

  作物名称:青花菜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4004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1358.5公斤,比对照减产0.2%,无显著差异。
  特征特性:早熟,定植至采收65-70天。株型半直立,株高60.4厘米,开展度76.0厘米×75.0厘米,侧枝数5.8个;最大叶长53.9厘米,宽21.3厘米。叶片长椭圆形,蜡粉较多,叶缘微波状,叶色深绿,叶尖圆。花球高圆,纵径12.1厘米,横径15.2厘米,单球重500克。花球较紧实,蕾粒中细,球茎颜色较绿,低温下花球易发紫,适合于保鲜和速冻加工。
  栽培注意事项:8-9月播种,亩栽2500-3000株,注重硼肥合理施用,及时采收。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秋季种植。
浙017
  作物名称:花椰菜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1003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量2623公斤,与对照“庆农65天”相当。
  特征特性:属松散型品种,株型紧凑,产量潜力大;花球松散、花梗淡绿。中早熟,定植至采收65天左右。叶片长椭圆形,叶缘波状,植株部分叶片具叶翼,叶色深绿,蜡粉厚,最大叶长和宽分别为56厘米和2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植株较直立,株高和开展度分别为50厘米和70厘米左右。花球扁平圆形、乳白,花梗淡绿,花球直径23厘米左右,单球重约1.2公斤,适合鲜食和脱水加工。品质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浙北地区7月上中旬播种,浙南地区7月中下旬播种。适当密植,亩栽2200株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秋季种植。
钱塘旭日
  作物名称:番茄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2004
  产量表现:2011-2012年春季品种多点比较试验平均亩产6224.8公斤,比对照“阿乃兹”增产18.8%;秋季平均亩产2780.4公斤,比对照增产8.5%。
  特征特性:该品种无限生长型,中晚熟。植株生长势强,最大叶长和宽分别为45.8厘米和36.6厘米;第一花序着生于第7-8节,间隔3-4叶着生一个花序。未成熟果青绿色,无绿果肩,成熟果大红色,着色均匀,果面光滑、无棱沟,萼片肥大舒展;果实圆形,果形指数0.89,3-4心室,单果重180克左右;口感好,果肉厚,耐贮运性好。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鉴定,抗灰斑病、中抗叶霉病和早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亩种植2000株左右,及时整枝疏果,每穗选留3-4果。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种植。
浙樱粉1号
  作物名称:樱桃番茄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4008
  产量表现:经2012-2013年在浙江省海宁、嘉善、萧山等地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浙樱粉1号”平均亩产4496.4公斤,比对照“千禧”增产12.3%。
  特征特性:早熟,无限生长,生长势强,叶色浓绿,最大叶片长和宽分别为60.6厘米和50.2厘米,茎直径1.9厘米;始花节位7叶,花序间隔3叶,总状/复总状花序,每花序花数为13-18朵,具单性结实特性,结果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6穗果打顶,单株结果104个;幼果淡绿色、有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着色一致、具光泽,果实圆形,商品性好,风味佳,单果重18克左右;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鉴定,抗枯萎病。
  栽培注意事项:栽培密度每亩2000株左右;基肥重施有机肥,加强根外追施硼肥和钙肥;适当控水;秋季栽培注意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设施种植。
双耐
  作物名称:大白菜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09001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亩产1886公斤,比对照“早熟5号”增产18%。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叶长和宽分别为27厘米和17厘米左右,叶色浅绿,叶面光滑、无毛;叶片厚、口感糯、品质优良;抗性接种鉴定抗病毒病和软腐病、高抗霜霉病和黑斑病;较耐抽薹;生长势旺,生长速度快。一般播种后30天可陆续采收,高温季节播种后25-30天采收。
  栽培技术要点:高温季节栽培,株行距13厘米左右,25-30天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浙江省作苗用型大白菜栽培。
初绿翡翠
  作物名称:白菜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5013
  产量表现:经2013-2014年多点品比试验,两年平均折合亩产2457.5公斤,比对照:“华冠”增产24.4%。
  特征特性:“初绿翡翠”生长势较强,束腰性好。叶形短椭圆,叶色绿有光泽,叶缘光滑,叶长16.8厘米,叶宽12.4厘米。叶柄宽且厚,叶柄长9.7厘米,叶柄宽5.8厘米,柄色浅绿。商品性好,口感佳。生长期短,春季为40-45天,秋季为45-55天。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高抗病毒病,中抗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生长势较旺,注意后期控制肥水。较不耐高温,不适宜夏季种植。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春、秋季栽培。
浙蒲8号
  作物名称:瓠瓜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4013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2596.1公斤,比对照“杭州长瓜”增产12.4%。
  特征特性:早中熟,生长势较强,最大叶长宽分别为33.2厘米和36.9厘米,叶柄长19.5厘米;叶片绿色、较大。以侧蔓结瓜为主,侧蔓第1节即可发生雌花,雌花开花至商品成熟7-10天;坐果性较好,果实中棒形,上下粗细较均匀,商品瓜平均长约32厘米,横径约5厘米,果皮绿色,具光泽,单果重0.4公斤;耐热性较强,高温期商品瓜率比“杭州长瓜”高6个百分点;品质佳,经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公共试验室检验,游离氨基酸含量1304.19微克/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田间鉴定,高抗枯萎病,中抗白粉病。
  栽培注意事项:施足基肥,及时采收,每株同时留果2-3个为宜。注意防治病毒病和白粉病。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设施种植。
浙秀1号
  作物名称:黄瓜
  认定编号:浙认蔬2008028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多点品比试验,“浙秀1号”春季前期平均亩产量1145.8公斤,比对照“戴多星”增产6.8%;平均亩总产量6270.8公斤,比对照“戴多星”增产1.4%。一般亩产量50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早熟;生长势较强,叶片较小,叶柄长14.5厘米左右,平均节间长7.6厘米左右;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2节左右,其后每节均有雌花,为全雌性品种,主蔓结瓜为主,一般单株结瓜28个左右;瓜条圆筒形,瓜长13-16厘米,横径2.5厘米左右,深绿色,无刺,种子腔小,肉厚,肉质脆嫩、清香、微甜,单瓜重70克左右。抗白粉病和霜霉病。
  栽培技术要点:多施基肥、及时追肥;亩种植2500-2800株;及时吊蔓、整枝,适时采收。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冬春及夏秋设施栽培。
碧翠18
  作物名称:黄瓜
  审定编号:浙(非)审蔬2013004 
  产量表现:经2011-2012年品种多点比较试验,春季平均亩产5717.1公斤,比对照“萨瑞格”增产10.1%。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最大叶片长29.6厘米,宽29.3厘米,叶柄长25.6厘米,平均节间长7.5厘米。纯雌性系类型,早熟,第一雌花着生于第2节位,每节有雌花3-5朵,能单性结实;可连续坐果,能结回头瓜;商品瓜圆筒型,瓜长15厘米左右,瓜径2.5-3.0厘米;果面有棱;果实青绿色;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品质鲜嫩松脆,有清香味,口感微甜。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鉴定抗白粉病和枯萎病、中抗霜霉病。
  栽培技术要点:宜采用直立式栽培,每亩种植2000株左右,后期摘心促回头瓜或引绳落蔓。
  适宜种植区域:适合浙江省设施种植。
甬甜5号
  作物名称:甜瓜
  审定编号:浙(非)审瓜2011006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2092.0公斤,比对照增产4.1%。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长势较强,叶片心形、近全缘。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约1.5,果皮乳白色,果面有隐形棱沟、微皱,平均单果重约1.8公斤;果肉厚3.9厘米左右,果肉橙色,实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折光率)14.8%;春季大棚栽果实发育期36-40天,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秋季果实发育期35-38天,全生育期94-96天,分别较对照早4天和6天。田间表现抗蔓枯病优于对照。
  栽培技术要点:搭架栽培每亩1300株左右,爬地栽培700株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省设施条件下春秋季种植。
哈翠
  作物名称:甜瓜
  审定编号:浙(非)审瓜2011002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在我省嘉兴、杭州、湖州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量分别为3057.6公斤和3096.8公斤,分别比对照“翠绿”增产14.7%和14.5%,2年平均亩产3077.2公斤,比对照增产14.6%。
  特征特性:植株长势较强,叶片长、宽分别为20厘米和21厘米,叶柄长18厘米,平均节间长9厘米左右,蔓粗壮;子、孙蔓均可结果;春季大棚栽培果实开花到成熟45天左右,比对照约晚5天,高温期果实开花至成熟35天左右;果面光滑,果实纵横径分别为20.5厘米和15.0厘米左右,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左右,平均单瓜重2公斤左右,成熟果底色淡黄附绿色条斑;果肉厚3厘米左右,果肉白色,中心糖度16%左右、边缘糖度13%左右,分别比对照高0.6度和1.1度。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耐寒性一般,春季栽培上应避免早播。立架栽培单蔓整枝、亩栽1500株左右,单株结1果;爬地栽培双蔓整枝、亩栽800株左右,每蔓每批1果,一般结果2批。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全省保护地种植。
沃尔多
  作物名称:厚皮甜瓜
  审定编号:浙(非)审瓜2013003
  产量表现:2010和2011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量分别为2761.0公斤和2695.0公斤,两年平均亩产2728.0公斤,比对照“西薄洛托”亩增产20.4%。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中熟甜瓜品种,全生育期约140-150天(12月初播种约150天,2月上旬播种约140天),春季保护地栽培,果实发育期39天左右。植株长势较旺盛,叶片长18.4厘米,叶片宽18.7厘米,叶柄长16.7厘米,茎蔓节间长9厘米;蔓粗壮,雌花形成良好,易坐果;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1,果面光滑,果皮白色,附生少量细毛,果柄基部有浅绿斑;平均单果重1.3-1.7公斤,果肉白色,肉质细腻,果肉厚4厘米。考察现场实测中心糖度为16.1%。经2013年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蔓枯病发病率42.4%,白粉病发病率36.7%。
  栽培技术要点:立架栽培单蔓整枝、亩栽1300-1400株,单株结1果;爬地栽培双蔓整枝、亩栽700-800株,首茬瓜每蔓结1果,爬地栽培在首茬瓜坐果后20-25天及时坐二茬果。坐瓜中后期注意肥水管理,提高果实商品性。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地区春季和秋季设施种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