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植保无人机行业,大都是重无人机而轻植保,都是强调自己的无人机性能有多好、具有足够的无人机开发实力等,认为要想在植保无人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让无人机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仿佛惟有如此,就一定能抢占市场。其实,对于植保无人机行业来说,如此认识不仅是误区,甚至是错误的。
实际上,目前的植保无人机市场还不算很大。根据市场预测,未来几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会有3万台的需求量,如果按每台5万元的价格计算,整个市场也才15亿元,若“未来几年”只按3年计算,每年仅为5亿元,如果有100家无人机厂家来分享这个市场,每家平均下来只有500万元。大家看好的市场是植保服务,远远高于植保无人机自身。
一台5公斤的植保无人机,电池按连续作业经济性配置价格约为4万元,每小时作业30亩,每天作业200亩,则可以完成1400亩水稻的作业任务,一年施药3次,施药服务费15元/亩次,年度服务费为6.3万元,就算无人机价格再贵1万元,也可以一年回本。暂不考虑日常成本的简化比较,以5万元的价格买一台性能不错的植保无人机,无人机厂家按赚一半算是2.5万元,而用这台无人机做3年服务,能赚13.9万元。所以,如果一味强调自己无人机的性能优势,最多只是无人机销量的增加,而赚得盆满钵满的则是专心做服务的企业。
此外,作为植保从业人员,他们对新药剂这方面会有兴趣做尝试,但对于无人机这种新方式,传统的植保施药方式也能满足植保需求,他们不了解无人机的性能和技术,所以往往是被动配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使得现在植保和无人机严重脱节,虽有一些厂家已在探寻植保与无人机的紧密结合,但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尚无一家企业能真正把植保和无人机顺畅联通。 宇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