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是中国高橙之乡,高橙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太平县志》内有记载),至今至少有470年。高橙属于柑橘中的杂柑类,大小介于橘和柚之间,单果重400克左右。温岭高橙耐贮藏,风味独特,口感偏酸,略带苦味,可贮藏至来年清明节前后。那么,去冬今春温岭高橙的销路怎样呢?笔者走访了相关人士和市场,发现被誉为明星水果的温岭高橙,如今身价大跌,境遇不佳。
访农户:
雨水多,采摘期延后销量减
在温岭市坞根镇八一塘,有一片高橙种植基地。黄澄澄的高橙挂在枝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作为该市首家高橙越冬栽培基地,温岭市茗果高橙合作社投资50多万元,为百来亩高橙搭建钢架大棚,让高橙住进温室里,不仅可以防止霜冻等损坏熟果,还大大延长了高橙的采摘期。与常规贮藏的高橙相比,大棚里的高橙在外观、色泽和口感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在市场销售上更有竞争优势。
高橙“住”进温室
创新种植技术使高橙亩产达到了1250公斤。“住在大棚里的高橙,可以延至春节采摘,对高橙的品质也有很大提升,如今我们基地产的高橙可以说是又大又甜。”该合作社负责人李云岳告诉笔者,让高橙“住”进温室里,成本较高,大棚一年每亩要投入1000元,加上人工费每亩需要成本3500元。
李云岳介绍,果园注重科技创新,采用生草栽培技术,即不采用喷洒除草剂方式除草,而是使用机械工具割草,并将这些杂草当绿肥使用。日常施肥时,果园也以有机肥为基础。“一株果树,我们这里平均只施1.75公斤化肥,而普通栽培起码要施10公斤。”李云岳说,他摸索和实施生草栽培技术已有七八年,通过割草还田,增加天然的有机肥,大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此外,果园里草的生长与果树的生长节点要把握好,“不然草长得太快,可能跟果树争肥”。
从门外汉,到果树种植行家,李云岳几乎将所有心思都花在了这片果园上。他还创新了疏果技术和树形结构,使高橙果子成熟后大小匀称,亩产量高达1250公斤。
深加工难破困局
早些年,李云岳曾经加工生产过高橙酒。
那是2005年,李云岳听说台州农科院有酒类加工项目,便萌生开发高橙深加工技术的想法。2006年11月,李云岳带着新酿的高橙酒到省城杭州推介。
李云岳还成立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主要用于高橙酒的加工与生产。不过,高橙酒的市场一直无法拓展,销售主要以温岭本地市场为主,仅有少数被市民借送礼等形式推介到外地。高橙酒的市场开拓困难,究其原因是温岭高橙鲜果的市场局限。“其实,高橙酒的回头客还是不少的。”但由于生产高橙酒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令李云岳一筹莫展,“整个设备投入,估计要1000多万元,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得起来的。”
最终,李云岳决定暂时停产高橙酒,改为种高橙卖鲜果。2007年,他开始大面积种植高橙。目前,李云岳有高橙种植基地130多亩,总产量达15万公斤。
团购客户减少
说起今年的高橙销售市场,李云岳的情绪有些低落。“往年零售价要7元/公斤,现在优质高橙也只能卖5.5—5.6元/公斤, 批发价跟往年相差2元/公斤。”
9个装的温岭高橙礼品盒(6公斤左右),前年卖75元一盒,去年卖60元,今年直线降至45元。“价低伤农啊,现在种植户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李云岳说,以往团购客户比较多,“团购能带来销售量,市场价格跟着水涨船高。如今团购减少,高橙也跟着掉价了。”
“往年这个时候,大棚里采摘量能达到50%,今年只有三成。”李云岳分析,今年雨水天气比较多,导致整个采摘期往后延了。在仓库里,李云岳储存了5万公斤的高橙,一个个用塑料袋套好,打算在开春前后出售。
“高橙腌白糖,味道特别好。”跟高橙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李云岳一直很看好高橙的种植前景。“一句话,要坚持到底,以高品质占领市场。”今年,李云岳刚申请了一个淘宝账户,准备通过“互联网+”打开销路。
走市场:
高橙价格只有去年的一半
“城南岙环高橙3元一公斤,很甜的。”家住城南镇毛家村的李大姐载着一车高橙,到市水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今年价格只有去年的一半,0.5公斤大小的才卖3元一公斤,0.25公斤大小的卖1.6元一公斤。”说起价格,李大姐颇为无奈,“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卖掉只能看着它们烂掉。”李大姐联系了几个老主顾,只卖了两三百公斤,家里还囤着一两千公斤的高橙。
笔者在温岭市区方城路几家超市看到,高橙的零售价大多定在每公斤1.5—2元。“前段时间天天下雨,浑身冷飕飕的,看到水果一点胃口都没有。”每年12月,陈阿婆都会买一二十公斤的高橙,一直吃到来年清明节,“过年零食吃得多,吃点高橙可以降降火”。“去年下半年高橙一上市,价格就很便宜。”温岭市水果批发市场的陈慧军告诉笔者,今年高橙的销量跟往年差不多,价格却不高,单个0.5公斤以上的优质高橙批发价是3.4—3.6元/公斤,其余的只要2—3元/公斤。
根据商户反映,去冬今春收购的高橙很容易烂。“放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出现腐烂的现象,可能跟去年雨水多有关。”陈慧军说,市场里销售的高橙大多来自城南岙环,每天的销售量达5000多公斤。
问专家:
酸味偏高,品种有待改良
高橙是温岭市传统地方水果,受到当地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的喜爱。著名画家刘海粟多次品尝温岭高橙后写道:“耄年口渴,极嗜高橙”。上世纪八十年代,温岭高橙因为黄龙病蔓延的缘故,种植面积大大减少。目前,全市高橙规模化种植达3000亩。
“高橙口味偏酸,果汁PH值一般在3左右,这种酸度仅次于柠檬(PH值2.5)。在历届省农业博览会上,很多初次品尝的消费者无法接受这种味道,大部分人会大皱眉头,或是酸得直摇头。”温岭市水果行业首席专家王涛告诉笔者,这也成为温岭高橙历经两代特产工作者的努力,却始终无法打开外地市场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高橙酸味更浓,不光能酸得人直冒汗,还能让人有小解的感觉,所以也称‘拉嘘橙’(温岭方言)。”王涛说,现在的高橙经过30余年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改良,酸味已经得到大幅度减少,甜味也得以提高不少,但由于舌尖对酸味的敏感度远远高于甜味,所以高橙的基本口味还是酸味当家。
王涛介绍,高橙的酸味,来源于果实中所含的有机酸。温岭高橙的有机酸含量较高,成熟果实的有机酸含量更高,可达2.1%至2.5%。
果实中的有机酸与糖一起影响着高橙的风味。采摘越晚,酸味便越少,所以有条件的果农就在高橙园里搭起大棚,让高橙在树体上过冬,以达到降酸增甜的效果。而大部分果农在霜冻前采下果实,放在室内贮藏,由于在贮藏过程中,有机酸也会随着呼吸作用的消耗而逐渐减少,所以酸味也会变淡。待贮藏到来年四五月份,酸味就会降到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程度,这时高橙的风味就会变得很好。高橙还有一种淡淡的苦味,这是由果实中所含的柠檬苦素和类黄酮等活性物质产生的。
2015年,酸味食物在欧美大行其道,消费者出于健康和口味的考虑,逐渐放弃甜味食物,转而选择酸味食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温岭高橙也可以作为酸味水果的代表走出温岭,风靡全国。
朱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