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新型职业农民李子芳的幸福三部曲

  “子芳,再给我送六箱葡萄酒。”一大早,缙云壶镇卓竣家庭农场的李子芳又接到了订单。送完货后,李子芳回到农场,悠闲地喝起了普洱茶,他开心地说:“今年的这两场雪,会让葡萄园的病虫害减少很多,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44岁的李子芳,理着一个板寸头,衣着时尚,一眼看去很难猜出他的身份是职业农民。李子芳曾办过汽车修理厂,因为每天下班回家都是一身黑,妻子觉得脏,后来就改做纯净水生意。2010年跟永康的几个朋友聊天,发现葡萄种植效益不错,正想转行的李子芳遂萌生了搞个葡萄采摘园的想法。说干就干,和妻子商量后在缙云年鱼山庄附近流转了20亩土地,引进夏黑、茉莉花香、玫瑰香、牛奶香、巨峰等葡萄优良品种,开始了幸福农场主的生活。
转变生产方式——品质求精
“从种植第一天,我就给自己的葡萄园定了六字方针,安全、外观、口感。”为达到这六个字,李子芳可是下足了功夫,跑永康、嘉兴及本地的葡萄种植大户,请教农业局的专家,向书本学习,结合各地的种植经验,进行创新。从2012年开始,他就每天记录葡萄生长、田间农事操作过程,已经记录了厚厚的三大本。李子芳说,通过记录,能对葡萄的田间生长情况有个比对,通过比对,改进操作,提高产量和品质。
  他在葡萄园里安装了先进的喷滴灌系统,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用水;棚上拉起防鸟网,抛弃传统的套袋法,使光照更强,葡萄甜度更好;棚下拉起反光膜,利用膜的反射,让光照更均匀;同时及时剥树皮,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寄生场所,减少田间施药次数。李子芳从拉管喷药得到灵感,自制了针式施肥器,解决了膜覆盖下翻膜费工、肥力不易吸收的问题,更可按植株大小按需分配。精细的田间操作,让卓竣家庭农场的葡萄果大粒匀甜度好,平均3-4串葡萄就可以达到5公斤。“2013年,农场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14年,农场的葡萄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安全了,顾客才能吃得放心。”李子芳说。
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求新
  李子芳不仅在种植技术上求精,在营销上也不断创新。在农场成立之初,他就把种植和休闲采摘相结合,修建了田间采摘道,并在葡萄园内种植了莲藕,摇曳的莲花、香甜的葡萄,风景诱人。每到葡萄成熟,来采摘的顾客就络绎不绝,不仅有本地的,永康的也慕名而来,还吸引了美国、德国等在缙云经商的外国顾客前来采摘品尝。“这么多年农场的几十亩葡萄都不用拉到市场上卖,田里采摘和订货就可以全部消化,虽然价格比市场价要高很多,但顾客就是认准了我家的葡萄。精品葡萄卖到50元一公斤,而且到采摘期结束,价格也都不低于30元一公斤。”李子芳高兴地说。
  2012年,李子芳为自家的葡萄注册了“鼎湖绿谷”的商标,做了精美的礼品包装盒,加大了品牌的宣传。2014年农场又流转了46亩土地,扩大了种植规模,开始自酿葡萄酒,晒葡萄干,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延长了产业链。
  2015年5月,李子芳的妻子在淘宝网上开了店铺,把自家的葡萄、葡萄酒搬到了网上卖,短短几个月时间网店就达到了二钻。
转变创业理念——发展求实
  销路这么好,问起是不是准备扩大规模,李子芳说:“现在我的农场有66亩了,感觉这样的规模在管理上、资金上刚好适合,近期不打算再扩大规模了,接下来准备在农场美化上再下点功夫,适度经营才能走得更稳。”办“开心、快乐”农场,赚“绿色、生态”钱,是李子芳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李子芳不断充实自己,一有培训机会,他都会抽时间参加,2015年就到杭州参加了全省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葡萄产业知识更新培训班、省示范性家庭农场主知识更新培训班,到丽水参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培训班。通过这些学习,李子芳获益匪浅,不仅从同行那里学到了新的种植技术,更学到了新的经营理念,适度经营、生态发展、融合发展、品牌发展。
  晓政策、懂技术、善经营的李子芳,正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典型代表,他说:“科学种田,没有父辈们那么辛苦,打理好葡萄园,和妻子闲暇时爬爬山、练练太极、看看书、喝喝茶,最近还学上了竹雕,每天感觉很充实、幸福。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来,又持续关注农村、农民,现在农业政策那么好,打算将幸福农民的生活进行到底。”
施玲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