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强调,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
强化创新发展理念改变装备落后状况
要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抓住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历史机遇,要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用力,研发制造和推广使用两个领域发力,力争尽快改变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全不优和经济作物、规模养殖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状况。
同时,围绕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农机化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创新,进一步激发各类农机发展主题活力。
强化协调发展理念提升山区作业能力
会议指出,针对大田作物之间、各环节之间机械化不协调问题,要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巩固提高粮食作物精量播种、联合收获作业效率,加快提升高效植保、集中烘干等滞后环节作业能力,科学确定棉花、甘蔗、花生、油菜机收等主要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另外,针对区域间、行业间机械化不协调问题,要下大力气抓好双季稻地区机械化育插秧、畜产品优势区饲草料生产机械化、丘陵山区特色作物采收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养殖机械化、设施农业自动化,研究强化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扩大可持续性应用
会议指出,要鼓励推广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业动力装备,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
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收集、残膜回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粪便处理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挖掘节种节肥节药节水潜力,加快普及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增产和保护性耕作技术。
强化开放发展理念支持农机对外合作
会议指出,要努力构建部门协作、造用配合、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加强机耕道、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条件建设,并加强与育种、土肥、农艺等科研推广机构紧密协作,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
同时,要积极配合“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战略的实施,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加强国外先进农机研发与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有效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强化共享发展理念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推进服务方式多样化、扶持政策系列化、组织建设规范化。要强化农机合作社建设指导,引导其通过联耕联种、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帮助其他农户解决耕种困难,实现互利互赢。
同时,要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高手,鼓励农机合作社向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发展,引导其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经营流转土地、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发展效益,让更多农民分享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