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办年货过新年,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然而,在传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货又有哪些变迁呢?从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期办年货需凭票证购买,到如今年轻人网购年货,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一:“健康”正成为年货的新主题
面对近几年的年货市场,某超市店长表示,以前畅销的膨化食品现在不好卖了,往年少不了的炒货,如瓜子花生,也被高端坚果取代。白酒一直以来都是市民最青睐的酒类,近年来销量却不如红酒,价格在100-300元的茶类销售更多。
此外,有机蔬菜也成为了大热门。一般有机蔬菜的包装上会写着“有机认证、绿色健康”。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认为健康才是第一位,在吃的方面更讲究了。有市民表示,现在买年货,绝对是蔬菜、水果、豆制品和鱼虾占大头。
变化二:网购成为添置年货的热门渠道
随着电商的发展,网购年货更加火爆。前不久,国内最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晒账单”功能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不少网民的网购金额多达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网购已成为众多年轻上班族置办年货的热选,主力军虽然仍以80后为主,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加入网购年货的队伍。
如今,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年货就能快递上门,价格还比市场上的便宜。“网络购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买到各地的名优土特产。”网购达人王女士说,她今年也在网上订购了一些礼品装年货,都是本地市场买不到的,把网购的年货送给亲戚朋友,既新潮又体面,还实惠。
变化三:传统年货推陈出新
肉类商品是传统年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百姓的年夜饭依然少不了肉类的踪影,但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办年货和以前真是不太一样了,拿新鲜猪肉来说,以前买肉要‘挑肥’,现在大家都喜欢‘拣瘦’。”某菜场肉铺摊主说。
作为传统年货的代表,腌腊制品的特色也更加突出。在超市,除了川味香肠,还有广味香肠、蒜香香肠、孜然香肠等不同口味的香肠,满足了不同口味的市民。
除此之外,如今的年货继续走“精品路线”,比如大米、食用油、水果等,虽然种类未变,但更多地被冠上“精品”字样,保健类、健康类食品也保持了较高人气。
变化四:年轻人追捧“指尖上的年货”
目前年货礼品市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年货采购单中除了美食、服饰外,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时尚电子产品成为年货的热点,更多人开始钟情这些“指尖上的年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3C产品”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并成为年货“新宠”。平日里,时常可以见到平板电脑不离手的年轻人,一些品牌智能手机也成了购买率颇高的“街机”。
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