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快过年了,吃吃喝喝自然少不了,有些大人也会随手给小孩喂点花生、瓜子等坚果,却浑然不知这样做的危险性。近日,一颗小小的杏仁,就带走了一个小男孩,也压碎了一个家的希望。
出事的孩子一家人住在杭州石桥,先是送到了石桥卫生院,后来送到浙大儿院滨江院区。石桥卫生院的医生说,中午12点左右,有位爸爸抱着两三岁的男孩来医院,男孩爸爸说,孩子气道被卡住了,吃的是杏仁,他们当时检查了下,男孩呼吸没了,只有微弱的心跳,于是赶紧联系120。当送到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时,呼吸没有了,医生给他插管,氧都没法吸进去了,给男孩做手术时,人已经不行了。“冬季发生异物呛入气管的孩子特别多,最多的一天做了8例气道异物取出手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付勇称,浙大儿院耳鼻喉科2015年共接诊了500例左右气道异物吸入的小患者。
小孩子声门狭窄,咀嚼功能弱,又爱哭闹,食物就容易被吸入气道。如果异物较大,嵌顿于喉头,可立即窒息而死。
孩子吃东西被卡住气道的事儿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因为异物噎住导致孩子窒息身亡的悲剧实在太多。这里再给家长们敲个警钟:春节到了,饭桌上、茶几上少不了各种坚果,家长们好歹长点心,千万注意不要让幼儿碰这些东西。
气道异物危害大,有时来不及送医院就丧命
被异物噎住后的孩子往往会脸色青紫、剧烈咳嗽、哭闹不止等,发现此类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越快越好。
付勇介绍,相对来说,右支气管较为“陡峭”,因此气道异物常发生在右侧支气管。送入医院后,医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听诊、病史询问、拍胸片。如果明确有气道异物吸入史,还需要拍CT。
虽然可以通过手术取出异物,但仍有很多孩子在送诊的路上便不行了。付勇提醒家长,气道异物取出手术风险大,千万要注意避免异物进入气道。
因此最重要的还是防患于未然——别给1-5岁的孩子吃各类坚果,吃饭时不要逗孩子,不要让孩子跑跳。此外,果冻、水蒸蛋、西瓜等类似食物一旦呛咳,也会发生致命的危险。
孩子往身体里塞异物并不是怪癖,家长别太过苛责应正面引导
除了气道异物,还有消化道异物、耳道异物、鼻孔异物、阴道异物、肛门异物等。据统计,每年因鼻孔和耳道异物而在浙大儿院做异物取出手术的患儿就有100-200例。
其实小朋友往身体里塞东西并不是怪癖,可能只是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好奇,家长不必太过苛责。不过要及时、耐心地告诉孩子不能这么做,有危险。此外还要把家里的小玩意儿收拾好放到孩子不易找到的地方,包括豆子、磁铁、纽扣电池、小零件等。
情况紧急时,家长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不仅仅是食物,很多细小的东西都可能卡在孩子的喉咙里,没有及时取出的话,孩子可能因严重缺氧、心跳骤停而死亡。即使抢救成活,也会因脑缺氧时间过长,遗留瘫痪、失语、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发现孩子喉咙有东西卡住的话,家长的第一反应很重要。”付勇提醒,当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别惊慌,若口鼻有食物,先清除食物残渣,不要试图用手把孩子咽喉深部的异物抠出来,建议尝试海氏急救法(又称“海姆立克急救法”):
1.适用可以站立的年龄稍大的孩子
具体措施:从背后抱住孩子腹部,一手握拳并将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随后快速向上冲击患者腹部几次,随着腹部压力骤增,传递至胸部,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这样反复直至将异物排出(见图一)。
2.适用小于3岁的幼儿
具体措施:将患儿抱起,一手捏住患儿颧骨两侧,手臂贴在前胸,另一手托住患儿的后颈部,将脸朝下趴在家长膝上,使头低于胸,先拍背1~5次,观察异物是否吐出,如果没有,再将患儿翻转,面对救护者,头低于胸,一手手指并拢,在患儿胸部下半段,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动作要很轻柔(见图二)。
>>>专家提醒
当心这7种食物
1.坚果类(花生、瓜子、杏仁、腰果等)
坚果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但颗粒比较小,孩子很容易拿在手里,也会整颗吞进嘴里,因为不会嚼碎,一不小心就直接咽了下去,很容易进到气管。所以,在吃坚果的时候,家长最好打碎或者磨成粉后再喂给孩子。
2.果冻
尤其是小颗果冻,可以一口气就吸进嘴里。孩子吃果冻时,吸不出来就会用力,用力过猛就容易吸进气管。所以,家长要么将果冻搅碎,要么拿勺子给孩子挖着吃。
3.糖果(软糖、硬糖)
糖类不会很快融化,在动的过程中同样容易进入气管。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家长给孩子吃糖,对牙齿对身体都没有好处。
4.小个水果(葡萄、圣女果、车厘子)
孩子不会咬,只能直接吞,很容易噎到。即使再小,家长也要切成小块。
5.大块肉类(瘦肉、火腿肠)
瘦肉较硬,如果大块的话,孩子也容易噎到,大火腿肠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都要切碎弄烂后再给孩子吃。
6.多刺的鱼
一般来说,被小刺卡到不会对孩子生命造成危险,但如果是大刺,会把食管刺破,那是立刻要命的。所以,家长在烹饪鱼类给孩子吃时,一定要把刺都给挑出来。
7.糯米类的吃食(汤圆、年糕、粽子)
这类食物黏性很大,没有充分咀嚼是很难下咽的,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宜。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