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除夕了,值此猴年春节来临之际,本报全体同仁向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站在辞旧迎新的节点上,我们回首过去五年的努力,让人信心满满:我们昂首踏上“十三五”的征途,让人憧憬无限。
对浙江“三农”来说,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全省上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打好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突破2万元大关,连续31年领跑。这五年,浙江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成效之显、收获之丰,前所未有。
走过的脚印依然清晰,前行的战鼓已经擂响。前不久,《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根据纲要,未来五年,我省将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稳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设施装备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大力推广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等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大力抓好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种植污染治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有效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确保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稳定。
我们坚信,实施好这个五年规划,必将给浙江“三农”事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农业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水平明显提高,供给能力显著改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村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广大农民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乐有所处、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用小伙伴的话说,这画面美得都不敢轻易想象。
勤羊送福,汗水洒满来路;金猴贺岁,开门拥抱新春。
过完这个新年,我们再次出发,以归零的心态,朝着既定的目标,迈开坚实的脚步,用必胜的信心、改革的勇气、创新的举措,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集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我们一定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美丽浙江幸福美好地生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