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刚经历过一波罕见寒潮,才没过几天,我省又出现了一次雨雪降温天气。春节近在眼前,面对冷空气的频繁影响,很多人十分关心春节期间天气如何?
春节长假晴到多云为主
冷空气影响过后,从2月1日起,我省自北至南雨雪止转阴天,早晨气温较低,除沿海地区零度左右外,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为-2℃—-4℃,有冰冻。
据省气象台监测,本周四即2月4日前,我省天空云系较多,还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浙北山区有雨夹雪,从周五起天气晴好,气温总体较低,平均气温一般为浙中北地区1℃—3℃,浙南地区 3℃-5℃。
虽然春节前雨雪不断,天气不尽如人意,但春节长假期间的天气却是令人期待的好。据省气候中心预测,从2月6日一直到2月12日,没有冷空气影响我省,除局部偶有小雨外,全省大部分地区以多云到阴的天气为主,且气温宜人,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在0℃以上,最高温度在10℃以上,这种春意渐浓的天气,十分适宜走亲访友或出门旅游。
目前正值春运高峰,各地交通客流量较大,相关部门需采取措施加强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干线的安全管理和疏导工作,山区需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各地需防范雨雪及道路积雪、结冰等对春运、城市运行等的不利影响。
历经寒潮,今年还是“暖冬”
因为“厄尔尼诺”影响,气象部门一直说,今冬可能会是“暖冬”。最近寒潮却接二连三光临,那么,今年还会是“暖冬”吗?气象部门专家说,气象上定义的“暖冬”,并不看一两天,而要看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里的气温等各项天气因素。以今年冬天来看,很可能在经受了“超级寒潮”后,依然是“暖冬”。
看看接下来的天气趋势吧,你就会觉得气象专家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了。据省天气网8-15天预报显示,从2月3日开始,我省气温将逐渐回升,并一路走高,到2月7日、8日,杭州市区的最高气温将升到10℃以上,全省最高气温将达15℃以上;而到2月10日、11日,全省最高气温可达20℃以上。若果真如此,那么,春节长假期间的天气还是蛮暖和的,可谓是历尽寒冬春到来了。
其实,气象历史上的数据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气候总体明显呈现变暖的趋势,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偏高的情况更为显著。特别是1998年、2006年、2007年,是近64年来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
在偏暖的大形势下,浙江也不例外。根据省气象台监测,今年入冬以来我省气温持续偏高,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月14日全省平均气温8.9℃,比常年同期偏高1.8℃,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
气象专家说,“暖冬”是气候概念,一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即称为“暖冬”。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随着气温回升,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也将过去。今年2月4日立春。立春,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常言道:“打春阳气转”,天气逐渐变暖。虽未正式入春,但也快啦!按照气象学的概念,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超过10℃,才算是真正的春天。
农谚曰:“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不管农谚的说法有无科学性,但立春过后,农事操作得提前准备起来了。
由于1月下旬以来我省降水偏多,土壤含水量大,不利于农作物在遭受冻害后恢复生长。因此,农气专家建议农民要及时清理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防范湿渍害叠加给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加强蔬菜、油菜等作物和经济林果田间管理,提高油菜等大田作物的根系活力;受冻作物要做好通风见光、降湿、防病、薄施叶面肥等措施,尽快恢复植株长势;受灾果园要及时清理,处理断裂枝干,对完全折断的枝干,应及早锯断削平伤口,涂以接蜡等保护剂,以防腐烂;对已撕裂未断的枝干,不宜轻易锯掉,宜先用绳索吊起或支柱撑起,恢复原状,受伤处涂接蜡等并绑牢,促其愈合,恢复生长。倾倒的果树要及时扶正,并培土施肥,尽快恢复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