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就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新年伊始,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
  问: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有什么意义?
  答: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全国“两创”(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现场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围绕创建,致力于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机制,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努力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探好路、做出示范。
  问: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围绕质量强省、绿色农业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为基本单元,以主要农产品全程风险管控为抓手,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和模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
  目标是打造“浙江农业追溯”监管品牌和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群众满意度、农产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今年建成5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5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到2017年,建成8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0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到2019年,建成10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65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问: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有七大任务。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升检测人员素质,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立起符合我省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农产品质检机构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二是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农药废弃包装物基本实现回收处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强化主要农产品全程风险管控,以地产主要农产品为监管重点,以全程、全产业链为监管路径,加快形成涵盖农资监管、标准执行、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安全检测、包装标识、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市场流通等环节的全程风险管控体系;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围绕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五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以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记录共享为基础,以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为重点,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核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信息系统,强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第一责任;六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规模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库,县域内90%以上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质量追溯信息平台,着力打造“浙江农业追溯”监管品牌,健全农资溯源监管体系建设,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体系实现涉农县域全覆盖;七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探索建立以质量安全放心、可追溯为主要内容的优质优价机制,着力提升优质安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问:通过哪些具体工作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
  答:我省将具体开展五大工程推进示范省建设。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检机构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管工作纳入行政村市场监管协管员工作职责范围;二是主要农产品全程风险管控工程,创建全程、全产业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模式;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信息系统,实现诚信信息动态管理;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程,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全覆盖;五是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以“三品一标”为代表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问:如何保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创建质量?
  答:我省将制订《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将对照实施意见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建设标准》组织创建。同时,将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实行动态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政府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还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