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颁布
2015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子法》修订案。新《种子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新《种子法》共十章、九十四条,其中,新增新品种保护、扶持措施两章,并将原法种子生产、种子经营、种子使用三章合并为种子生产经营一章,将原种子质量、种子行政管理两章合并为种子监督管理一章。
2.发展现代种业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于11月3日发布,发展现代种业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3.国家海南南繁基地规划出台
2015年10月28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明确划定了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规划是南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加快推进南繁基地建设,力争用5-10年时间,把南繁基地打造成为服务全国的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科研育种平台。
4.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加快,绿色通道显成效
新颁布的《种子法》将审定作物压缩到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种主要农作物,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
5.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度加快,品种将获DNA“身份证”
2015年5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修改,自2015年7月1日起,品种真实性或身份鉴定允许采用DNA分子检测方法。新《种子法》中,原有的新品种保护的一条被增为一章。
6.种业打假源头治理强度加大,违法查处与违纪查处相结合
2015年,农业部延续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高压态势,把工作重点转移至基地打假,力争从源头堵住假劣种子流向市场。
7.种质资源中长期规划出台,第三次全国普查启动
201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种质库项目建设。7月13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京启动。
8.明确“事企脱钩”标准,推进种业科研改革
2015年5月15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种业“事企脱钩”的通知》,明确脱钩标准,要求产权明晰、股权多元、权责明确。
9.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可到种子企业兼职
2015年1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鼓励事业单位骨干科技人员到种子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种业骨干科技人员提出并经单位同意,可以到种子企业兼职。
10.种子电商平台密集上线,种业开启电商新模式
2015年8月20日,爱种网在北京正式上线运营;9月23日,有种网上线试运营;7月16日,农商1号正式上网运营;10月16日,京东集团与北京多家种子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农种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