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版

多措并举 强化监管

开创县域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奉化模式”

  1月15日早晨7点48分,奉化市岳林街道王鹤农庄内检员张钰波,完成了当天要上市的草莓检测工作,将打印好的二维码贴在合格证上,放进装满草莓的箱子里。工人们开始装车发货。“最近的周末,来采摘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平时每天送去市场上售卖的草莓也有300公斤左右。”王鹤农庄庄主王志岳满脸笑容地说。
  谁能想到,3年前,王鹤农庄满是农药瓶的照片被发到网上,短时间内被大量点击,对奉化市的草莓产业造成巨大影响。但经过不到3年的时间,这里的草莓已让游客赞不绝口。这要归功于奉化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下的苦功。
集中力量,构建监管体系
  在岳林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负责检测工作的胡旭辉的办公桌上,堆着厚厚的好几大本《检查记录本》,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检测日期、检测地点、检测结果等,并且详细记录了岳林街道辖区内所有种植户及养殖户的信息。“我们每个月检测至少60批次。”胡旭辉介绍说。
  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奉化市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的质量安全农业宗旨,上下联动,加大投入,专项整治,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奉化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涵盖全市11个镇(街道)和农林、食品药品监管、公安、财政等11个部门,每年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市政府每年均与各镇(街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监管中心下移的工作格局。
  目前,奉化市已全面建成“市、镇(街道)、村、企”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对登记在册的59名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人员发放了“奉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证”。同时,在市、镇(街道)两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基础上,专门在重点生产养殖村设立82个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点,并聘请94名村级协管员,协助开展工作。
全程监管,提升安全水平
  位于锦屏街道的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墙上,贴着一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程图,这是2015年9月张贴上去的,也是全市第一张。凌晨农业主营农产品物流配送,每天下午16点前,各种蔬菜从各个基地送到这里,经过车间工人的分拣、包装,再由专职内检员进行检测,第二天早上6点前装车发往各个单位、企业。“我们每天发出去大约20吨蔬菜。”据负责人沈国军介绍,因为蔬菜质量好,还有客商找上门来谈合作,“前几天有位上海的客商,带着现金过来下订单”。
  建立“源头检查、环节控制、上市检测”三大监管体系,才能全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净化生产源头,奉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剑”行动,2015年1月至10月,共出动执法人员491人次,检查各类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312家次,抽取各类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样品158批次。此外,奉化市全面落实农产品经营主体网格化监管,对全市范围内有关农产品养殖环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品一标”基地和规模种养大户做好巡查、告知、承诺等工作。
  树立“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营造全民关注、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2012年以来,奉化市农林局每年投入10多万元,用于在当地主要媒体刊登奉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人员公示和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结果公示。2013年,奉化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放心基地”建设,奖励通过验收的基地 5000元,用于一年3次的农产品检测,制作放心基地公示栏,将企业简介、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名单、标准化生产模式图以及企业产品检测报告公示给所有人。2015年,奉化市举办了各类标准化生产技术、基层农技人员综合培训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体约谈会等67次,参加人数达4545人次。在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放心示范县期间,奉化市耗资30余万元,在高速公路、乡镇主要路口及生产基地设立了28块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宣传牌,倡导安全生产。
开拓创新,提高监管实效
1月15日上午,奉化市“奥纪农业”的包装车间里,工作人员们正在加紧包装野鸭蛋,准备运往各市场。在合上包装盒之前,每位工作人员都会在盒子里放上一张合格证。据“奥纪农业”负责人介绍,只有通过检测合格的鸭蛋,才能放上合格证包装上市,并且在合格证上贴上二维码,方便消费者追溯查询。
2015年9月,奉化在全国率先实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合格证使用和追溯码建设,要求全市农产品在进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加工企业前附上合格证,合格证上必须包括生产主体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产品名称、产地、数量、质量安全合格标示以及相关日期。截至2015年底,奉化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企业累计使用合格证3500余张。
为提高市级层面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督查考核效率,奉化市还开创了“二维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通过建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库和11个二维码,将二维码对应11个镇(街道),并要求各镇(街道)将日常监管工作进度及时上传至数据库。市级监管部门只要扫描各镇(街道)对应的二维码,就可随时了解相关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实现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时监控。
优化环境,提升产品品质
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了奉化市的优质农产品。奉化市“六山一水三分田”,森林覆盖率66.5%,是一个山、水、田、地、海一应俱全,资源丰富的综合经济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水蜜桃之乡、芋艿头之乡、花木之乡、草莓之乡。
近年来,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奉化市农林局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作为优化农产品生产环境的重点工作,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加了一把力。
2015年,全市内共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37家,并按规定复绿,对限养区内180家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开展了综合治理,并通过达标验收,建设标准化、生态化畜牧场27家。
2015年10月底,全市全面完成面源污染示范区建设工作,共安装太阳能杀虫灯42盏,安置水稻二化螟性诱捕器600只,各村全面实施整建制统防统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经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这4年来,奉化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2015年,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653个批次,合格率达98.5%;农业部、省、市级抽样检测225个批次,合格率达100%;抽检生猪尿样7673批次,结果全部阴性。徐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