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彭涛杰:火龙果里“种出”精彩人生

  近日,走进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钟埭街道)大力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只见作物高低分布有序,上层的三排火龙果苗正顺势往架台上生长,下层套种在火龙果间的番茄、青椒、黄瓜等常见蔬菜则枝叶繁茂。基地负责人彭涛杰说:“目前,种植的火龙果苗长势很不错,已有一人高了。”“85后”的彭涛杰是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钟埭街道)大力村人,还是一名退伍军人。2014年,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农业种植。在一次次的考察后,彭涛杰决定种植台湾的红心火龙果。“火龙果效益好,而且种植的人比较少。”彭涛杰说,由于台湾红心火龙果种植后,要3年后才能达到稳定的产量,存在回本较慢的问题。为此,彭涛杰向同行、农技专家咨询,最后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采用立体套种技术:架子上种台湾红心火龙果,架下两侧则种上常见的番茄、青椒、黄瓜等蔬菜。
  目前,彭涛杰的基地上有12个火龙果大棚,每个大棚内都套种了不同的作物,其中最多的一个大棚内套种了5种作物。然而,各种作物生长期不同,容易互相影响,套种作物品种越多,管理难度越大。彭涛杰说,像火龙果和番茄套种在一起,火龙果要保暖,要通风,换气不勤的话就不行了,所以套种的管理难度比一般的要高一点,要靠自己琢磨着管理。“套种是一种集约利用时空的种植方式。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总产量。”彭涛杰说,当然也不能盲目选择几种作物进行套种。他选择一些自家经常种植的作物,也是为了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减少风险。
  据悉,目前彭涛杰的基地上套种的作物多达十余种,均长势良好,其中番茄已经开始结果,青椒早已开始采摘售卖。彭涛杰说,等到下一年夏天火龙果枝条长开结果之后,火龙果之间就不再套种了,留出一条小道,方便日后发展采摘游。
徐志良 何金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