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春玉米-水稻”模式较大幅度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全年亩产值近万元,比原来两熟制增加产值20%以上;且多熟秸秆还田,改良土壤,达到土地用养结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该模式主要分布于松阳、莲都等地,近年应用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
产量效益
作物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亩)
蚕豆 725 4350春玉米 650 1560
净利润(元/亩)
2750780
合计 1950 7750 4370水稻 575 1840 840
茬口安排
作物 播植期 采收期
蚕豆 10月下旬 4月下旬春玉米 2月下旬 6月中旬水稻 6月上旬 10月中旬
关键技术
一、蚕豆
选用“慈蚕一号”,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畦宽1.1-1.2米,沟宽30厘米,每畦播2行,株距30-35厘米,每亩2000株左右。增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蚕豆花前、花后叶面喷施硼、钼肥和磷酸二氢钾2-3次。及时摘心、打顶、抹芽,苗期摘心培育健壮分枝,花期适时打顶,结荚期及时抹芽、促进大荚早熟。
二、春玉米
选用“华珍”甜玉米或“浙凤糯2号”糯玉米,营养钵育苗,6叶移栽,套种在蚕豆畦中央,株距30厘米左右,栽植密度每亩1500株。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复合肥和尿素,适时培土防倒。玉米病虫害主要是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和玉米螟、蚜虫及地下害虫蝼蛄等,注意综合防治。
三、水稻
水稻选用“甬优15号”、“中浙优8号”等高产品种。采用旱育秧或半旱育秧培育壮秧,秧龄20—25天后移栽,亩插秧密度为1万丛左右。科学管理肥水,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施肥原则,施足基肥、巧施穗肥、适施钾肥,以防贪青倒伏。适时排水搁田,采用多次轻搁、干湿交替的方式,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后期抗倒能力。重点加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的防治。 雷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