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慧玲
本报讯 省工商局近日推出试点小微企业工位号注册、推行创客创业全程帮办、实施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等十项举措,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2015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由工商部门牵头,计划用3年时间,构建起有利于小微企业成长、升级的工作机制和平台,破解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优化小微企业整体发展环境。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冯水华说,当前,小微企业资源要素对接不充分、政策扶持精准度不高以及企业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作为“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牵头部门,应该直面问题,采取对策。为此,2016年开年不久,省工商局便出台十项举措,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助力成长。十项举措具体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工位号注册,突破创客创业瓶颈;放宽小微企业经营范围,推动小微企业向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集聚;推行创客创业全程帮办,提供快速全程化的一站式服务;开辟小微品牌培育直通车,给予小微企业申报省著名商标政策倾斜;启动市场小微电商行动计划,推进市场内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切实保护小微企业创新成果;组织万家百场小微企业培训,开展现代技术、金融、管理等方面普惠式培训;推出小微企业专业服务套餐,提供精准精细的专业化服务;深化小个专非公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发布小微企业成长指数,对小微企业成长实行动态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