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项彩梅:林下养鸡开启生态致富模式

  近日,笔者在龙泉市剑池街道宏山村的瓯泉水果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看到,一个个黄橙橙的甜橘柚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在甜橘柚林下面,随处可见一群群土鸡在悠闲地刨土、啄虫、啄草。
  “10多年前,我在家人的帮助下承包了这350多亩林地,先后种下了杨梅、甜橘柚、茶叶、毛竹等。”合作社负责人项彩梅介绍说,从2012年开始,又利用果林下的空间养起了土鸡,去年基地的销售额达70多万元。
  10多年前,因为要照顾到城里上学的儿子,项彩梅从老家龙南乡兴源村进了城。最初,她在工厂里打工,由于每天早出晚归,难以照顾家人。“要不你做点小本生意?”当林技员的丈夫项林妹建议。“我一个农村妇女哪里是做生意的料,让我干干农活还差不多。”项彩梅回答。也正是项彩梅的这句话给了丈夫一个启发,他心想何不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下班时间协助妻子发展经济林。夫妻俩一拍即合。
  那么种什么果树效益高、前景好呢?项彩梅坦言自己拿不定主意,又向丈夫寻求帮助。项林妹介绍说,他在向妻子提议的时候,就已有了初步的设想。“杨梅的市场一直很好,这个是我的首选。甜橘柚在当时的龙泉很少有人种植,看到甜橘柚好吃、好卖、好赚钱的报道后,一下子就心动了。”项林妹笑着说。
  2003年,在丈夫的陪伴下,项彩梅在剑池街道宏山村承包了350多亩林地,走上了种植果树的致富路。她每天起早摸黑,亲手种下一棵棵杨梅、甜橘柚、茶树、毛竹。“头几年都在投入,我就尽量少雇人,丈夫也会在周末的时候过来帮忙。”就这样,她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精心培育果树。
  “最初我没经验,缺乏果树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知识,经常是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打电话向丈夫请教。”在项彩梅的精心呵护下,一棵棵果树茁壮成长。
  2007年,杨梅、甜橘柚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采摘期。虽然第一年结果率不高,但当年收入也有5万多元。挖到了果树种植的“第一桶金”,项彩梅感受到了辛勤努力终获回报的那份喜悦,更加坚定了发展经济林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走进项彩梅的基地,满山遍野都是果树,树下土鸡成群结队,有的在追逐斗架,有的站在枝头“引颈高歌”……随着项彩梅“咕咕咕”的叫唤声,几百只鸡从四面八方一下子就聚拢来。
  说起养鸡这项新事业,项彩梅笑着说:“这也是他教我的。”口中的这个“他”自然是丈夫项林妹。“我是她的军师。”项林妹笑着介绍说,“林下养鸡是在电视里看农业养殖节目时偶然得知的,我上网一查全国早已有很多人在做了,就把新想法跟她提了。”
  说干就干,项彩梅在林地的空地上建造了3个鸡舍。“养鸡我有经验。”项彩梅说,为了鸡肉口感好,尽量把养殖的时间延长,一年养两批,每批600多只鸡。因为林地环境好、污染少,所以她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在养鸡上面。每天一大早打开鸡舍的门放养出去,再定时定点喂食。
  现在,她养的鸡在本地已有了名气,还没出栏,就被本地一些客商预订了,一些市民也慕名前来购买。说话间,一位龙泉市民专程开车来到项彩梅的基地购买土鸡。“她养的鸡,肉香有嚼头,煲汤很好喝,家人都喜欢,今天打算再买两只。”他说自己是第3次专门来这里买鸡了。
  “我养的鸡每天在果园里跑,吃的是自然生长的草和地里的虫。这样不仅节约了饲料,而且鸡肉品质也很好,卖价自然也就高。同时,鸡粪又是果树最好的有机肥。通过这几年的林下养鸡,杨梅、甜橘柚的产量更高了,果实也更甜了。”项彩梅说着自己的致富经,喜上眉梢。
  项彩梅表示,虽然每天干活累了点,但看着自己的耕耘渐渐有了收获,很是开心,她会在家人帮助下继续努力,走好这条生态循环致富路。 兰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