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伴着冬日的暖阳,让我们全新启航。
过去的一年,浙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亮点纷呈,为“十二五”圆满“收官”立下了“战功”。“十二五”期间,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高潮迭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五年来,我们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和“两美”农业建设,有效实施农业现代化“8810”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浙江农业朝着标准化、生态化、精品化的方向坚实迈进,体制机制改革、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豪情满怀迎新年,健步迈入“十三五”。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近相继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等,都对新一年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其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央一系列会议已透露出了强烈的信号:新的一年,农业农村改革势必会被提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农业农村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我省已经明确要全面启动农业“一区一镇”建设,全面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发展,全面铺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农旅结合的乡村休闲产业方兴未艾,串联城乡的农业电子商务蓬勃兴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质量和效率提高后,一定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0年领跑全国各省区后,在这些新型业态的引领和推动下,浙江农业效益、农民收入一定能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基础会不断夯实,结构会不断优化。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三五”时期,各地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改革之路势不可挡,希望的田野洒满阳光。新的一年,让我们从眼前、从今天开始努力,让改革举措、政策支撑、资金投入更好地惠及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让“三农”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