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供销社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省供销社紧紧抓住“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供销社综合改革这一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求突破,提升能力兴“三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全省供销社实现总经营收入4262.6亿元、利润20.4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2%、9.71%,其中实现商品销售额3479.4亿元,增长11.1%。
关键词:综合改革
继2014年浙江成为全国4个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省之一后,2015年全省供销社改革提速。在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9月2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的背景下,我省“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被省里确定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试点的慈溪、瑞安、诸暨、上虞、平湖、义乌、仙居7个县(市、区),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顺利完成农合联组建,通过划转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明确支持政策等途径,实现了功能强化、能力提升、机制搞活的目标。目前,20个改革推进县的农合联组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预计到2017年,全省将构建起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合联体系及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为农服务
一年以来,全省供销社紧紧抓住为农服务宗旨,积极拓展生产、供销、信用等为农服务职能,各项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义乌等地试点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农资供应等服务体系,保障了全省70%以上的农资供应。打造“智慧农资”在线服务平台,实施庄稼医院建设行动计划,为省庄稼医院总院和首批12家三星级庄稼医院授牌,组织系统内庄稼医生开展培训。目前,全省庄稼医院达756家,杭州市供销社推进庄稼医院体系建设、丽水市供销社实施“农作物放心工程”等,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同时,积极创办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合作化、一体化、个性化的土地全程托管、代耕代种服务。至2015年底,已组建植保、农机等服务型合作社153家。
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省供销社重点投资建设了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台州中国农港城、庆元中国香菇市场、安吉中国白茶城等项目,总投资额180亿元。2015年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584.7亿元,杭州果品市场、金华农批市场、嘉兴水果市场进入全国水果市场十强。绍兴市社托管国有农贸市场、舟山市社构建社区菜店体系等收到了良好成效。创办农产品连锁超市、社区菜店、展示展销中心等购销主体176家、加工企业45家,广泛开展农市、农超、农校、农企“四对接”活动。2015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实现农产品收购额达876.92亿元。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分别在福建和浙江安吉设立分中心,多次开展茶叶网上拍卖活动。2015年,通过“中茶拍”网上拍卖的茶叶有68件,销售额57.8万元。
供销社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初见雏形。为打造“浙江省网上供销社”,省供销社专门下发了《关于建设“浙江省网上供销社”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省级层面组织建设“浙江省网上供销社”(农友网)总平台,构建浙江农产品网销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智慧农资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创新平台、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平台等五大子平台;市县层面开展实施以“发展一个市场主体、搭建一个服务平台、组建一个服务组织、实施一项改造工程、健全一项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工程。
在此基础上,省供销社建设了“智慧农资”等一批省级专业性平台,其中“智慧农资”已入驻企业70多家、关联农资企业700余家,累计访问量500多万人次,上线交易700多个品种,累计交易超过3000万元;实施“网上农产品百馆万店工程”,与淘宝网、一号店、京东商城等大型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发展农产品电商经营主体182家,其中建成地方特色馆24家,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23亿元;组织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在衢江、柯城、上虞等地建设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3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近700个;推进经营网点信息化改造,通过改造升级农村日用消费品便利店、村级综合服务社等供销社基层服务网点,为农民群众提供网上代买日用品、代缴费用、代理票务、电子支付等服务。目前,衢州的“乡村淘”农村电子商务已形成模式,走出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宁波市鄞州区、永嘉县、德清县、绍兴市上虞区、衢州市衢江区等6个县被评为全国供销总社电子商务示范县,我省成为示范县数量最多的省份。“浙江省供销社(农合联)为农服务网”项目获得省政府立项许可和省财政资金补助。同时,积极建设“供销e家”浙江平台,已有金华、安吉、上虞、衢江等市、县的100多个产品在“供销e家”上线。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内,开展封闭运行的资金互助会建设试点,建立了由金融部门审批监管、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农合联和供销社具体操作的管理运行机制。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已组建资金互助组织77家,入会股金1.95亿元,吸收社员26058人,累计发放互助金9750笔19.76亿元。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信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融资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供销社及社属企业参股农村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样化地开展涉农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创办农信担保公司41家,发起成立和参股小额贷款公司7家、村镇银行5家,完成贷款82.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到五成以上。与此同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推出“惠农卡”“供销一卡通”等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新产品,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关键词:综合服务
2015年,省供销社一方面积极谋划城乡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印发了关于推进城乡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建设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组织开展试点,使得供销社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着力打造覆盖面广、功能完善、一体经营的回收利用体系。全年共发展废旧商品经营企业87家,建立回收网点821个,废旧商品回收额占全社会总回收额的25%。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