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十二五”以来,我省围绕“产管并重促提质,安全放心美生活”主线,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严格执法监管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五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得到新夯实,安全隐患治理取得新进展,标准化生产迈上新台阶,社会共治实现新合力,监管能力得到新提升,监管机制迈出新步伐。截至目前,全省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各环节。农业“两区”内标准化生产实现全覆盖,县级以上规范化合作社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75%以上。全省累计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达7395个。1165个涉农乡镇全部建成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并对公众免费开放。1.9万多家规模主体纳入省追溯平台主体信息库管理,4700家主体实现主体追溯或者生产过程追溯。这些措施的强力推进,有效地保证了“舌尖上的安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5年9月,农业部批复我省为全国首个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这些都为“十三五”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如此,我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仍面临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
据省农业厅相关部门介绍,未来五年,我省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环节,根据绿色农业强省建设的要求,继续围绕“产管并重促提质,安全放心美生活”这一主线,以“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突出标准化生产和监管整治两大抓手,争取出台《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加快构建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全面推广农产品绿色生产,严格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治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应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件保障,完善监管制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十三五”期间还将建设主要农产品全程风险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品牌提升等五大工程,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消费者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