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上,浙江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在衢州市三易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搭建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成了一大亮点。
这套系统把三易易园区整个循环农业生产流程通过摄像头实现远程监控,并根据物联网监测到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实现远程管理和智能控制。“这些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操作,比如金线莲最适温度是25℃,温度过高,需要打开风机。”随着摄像头对准风机,三易易公司总经理陈振华按下手机上的开风机按钮,发出指令。“可能需要五六十秒的延迟。”话音刚落,风机就打开了,事实上,从指令发出到执行只有短短四五秒钟。
随着风机、微喷的依次开启、关闭,在现场观看的李强省长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这就是物联网和现代智慧农业相结合的典范!”
除了人工干预外,这套控制系统使用更多的是通过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自动控制。省农科院李冬博士给参观者演示:把湿度传感器从湿润的土壤中拿出,由于空气湿度低,20秒钟左右微喷就开始喷灌;把温度传感器放到温水中,遮阳网随即缓缓关闭,风机打开,湿帘开启。眼前所见一切,即是真正的智能控制。“使用这套系统可以省工省时、节能高效。”陈振华说,“过去一个工人对一个温室大棚都管不过来,有了这套系统后,可管几十个大棚,如果用来管理耕地,可以管几百上千亩。”
“我们开发这套系统的目的就是让用户用得上,用得好,也让普通农户用得起。”控制系统项目主持人徐志福说:“我们在农业环境信息采集与大数据库、设施远程化自动化监测与控制、远程专家咨询与异常诊断、南方普通大棚自动卷膜机、基于集中灌溉理念的智能肥水一体化装置等硬件设施以及智能农业物联网管控平台、手机客户端等软件系统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产品。我们的新一代系统响应速度很快,价格是同类产品价格的几分之一,其中新一代的智能施肥系统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产品,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几十分之一,功能比国外同类产品更实用。”
目前这套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已与园区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无缝衔接,可直观定位到各视频监控等设备所在的玻璃大棚、园区地块,形成“一张图”形式的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展示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工具。
据悉,省农科院已经建立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除了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之外,在农业模型构建和农业生产预报,病虫害识别和预警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未来这些工作都将统一集中到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平台上,为浙江智慧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