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我省近期将对全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各地上报的情况准确性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最近,省农业厅派出5个检查组,对各地的治理情况进行明察暗访。12月9日,各检查组举行碰头会,汇报检查情况。
为掌握第一手情况,检查组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从各地上报的数据中按待验收、待整治、已关停等不同类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到达目的县后再告知抽查哪些场,有的甚至是人到目的县后再随机抽取检查对象。
每到一个养殖场,检查组都根据治理类型仔细核实有关举措:待验收的场,治污设施建设是否到位,是否正常运行,沼渣沼液消纳地是否落实,有没有签订协议,有没有建立台账,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是否到位,刨根问底,逐一核对;已关停的场,关停协议是否已经签订,政策有没有落实,养殖设施是否已经拆除,有没有复垦,检查组成员一个栏舍一个栏舍实地踏栏勘查,眼见为实;已减量的场,一头猪一头猪点过来,看有没有减到规定的养殖数量以下,是否还有别的养殖场地,等等。
汇总的情况表明,今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相关部门尤其是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出台举措实、工作力度大、推进成效好,总体上按标准、按进度完成了治理,但少数地方尤其是个别养殖重点县,仍存在一些隐患。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这次抽查中发现的治理进度慢、需要整改的养殖场,将给相关地方下发整改督办单,督促其加快推进治理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关停的场确保关停。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要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规模以下散养户治理以及水禽生态化、规范化养殖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治理成果,提升治理成效,让畜牧业真正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