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冬天气温低,腿脚也冷,用一盆热水泡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不过,也有些人却因为泡脚而吃了苦头。杭州市一医院多位专家提醒,泡脚并非人人适合,并且泡脚的水温和时间都有讲究。
血管病人不适合
杭州市一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方欣副主任医师曾接诊过一位因热水捂脚导致下肢坏死加快的患者。这位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患有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天凉了老是喊脚冷,家人就帮忙用热水捂脚。后来发现脚发白了,赶紧送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热水捂脚加快了老太太的下肢坏死,不过幸好送医及时,还没有严重到需要截肢的地步。“所以,血管病人不适合泡脚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的病人来说,尤其是有急性缺血的病人,热水泡脚会加大局部的需血需氧量,加重缺血;对于慢性缺血、糖尿病足的患者来说,因为常常合并神经缺血和脱髓鞘病变,导致局部感觉能力减弱,对于热水不知道躲避,常常会烫伤。”方欣说,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局部溃疡或烫伤,又因为合并了缺血,伤口往往长不好。
对于静脉曲张溃疡的病人,因为长期的下肢淤血水肿和溃疡,常常会导致感染。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适合泡脚,泡脚的温度也要有所控制。“水温在40-50℃为宜,用自己的手去试水温,或者家人帮忙试,不要用脚去试探水温,以免造成了烫伤老人自己却还不清楚。”方欣提醒。
心脏病患者要注意时间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湖北一位刘姓女士用热水泡脚突发脑血管动脉瘤破裂猝死。尽管这位刘姓女士的死因与泡脚并无太直接的关系,但还是引发了关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否泡脚的讨论。
市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轶洲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否适合热水泡脚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类患者在泡脚时,需要排除冠心病、心梗、心衰等情况。“泡脚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刺激得当利于健康。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但时间过久,会增加心脏负担,”许轶洲说,在血压、情绪都平稳的状态下,泡脚是可以的,并且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为宜。
另外,医生也提醒,儿童泡脚需谨慎。足弓是从儿童期开始形成的,如果经常性用热水给儿童泡脚,会给足部的神经、血管的功能带来一些影响,尤其是频繁的泡脚或烫脚更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泡脚水温不宜过高
那么泡脚该怎么泡呢?市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傅华洲主任中医师说,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泡脚。泡脚适合大部分人群,除了上述两大类型疾病外,傅华洲说,皮肤病患者也不宜多泡脚,易加重病情,一些热性病患者,如甲亢、新陈代谢高的人群也不适合泡脚。
“对阳虚、四肢冰冷的人来说,排除其他疾病,适当的泡脚能够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还有助于睡眠,”傅华洲说,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适当泡脚也有助于缓解因放化疗而带来的神经病变疼痛。
其次,泡脚时宜选择具有一定保温效果的木桶,最好是深一点的,泡脚水应没过脚背,在脚踝之上则更佳。用手背来测试水温,加水时要小心避免烫到自己。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足够了。
“对老年人来说,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症人群,泡脚的地方最好是处理水较为方便的,也就是说,添水倒水都比较方便的,”傅华洲建议,如果有家人,泡脚之后的水最好让家人去处理,以免老年人自己倒水时出现闪腰或者跌倒等情况。
陈敏娜 张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