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妍 通讯员 王吉程
本报讯 近日,绍兴市滨海新城的80余名党员和志愿者来到沥海镇阮家村,拿着黑色塑料袋和垃圾夹,清理河道、清扫道路。自滨海新城实施“五水共治”以来,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
滨海新城三面环水,河网丰富。近年来,域内河道污染日趋严重,水清流畅的情景不再,游鱼蹦虾的时光远去,临河浣衣淘米的日子渐行渐远,黑河、臭河、垃圾河时有所见。为了找回昔日水清草绿、鱼游虾戏的景致,滨海新城全民动员,在“五水共治”中,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全力治污。
治污工作开展以来,滨海新城强化联督联查工作机制,建立诫勉问责制度,对工作不到位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和问责;建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擂台比拼”工作机制,就黑臭河垃圾河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6丘中心河综合治理及生猪养殖场清养关停等18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责任化推进、信息化公示,并将绩效与工作进度挂钩;健全河道“一长两员”长效管理机制,区域内50条河道均配齐河长、技术指导员和义务监督员;出台《“五水共治”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责任单位、责任人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情况进行问责。
今年以来,滨海新城实施了“三河”治理、截污治污、防洪排涝等各类“五水共治”项目46个,累计投入11.9亿元,完成治水项目26个,关停整治污染企业11家,关停禁养区内的规模养猪场11家,区域水质由劣V类提升到IV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