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嘉兴:加快推进设施蔬菜农机农艺融合

  □本报记者 金国栋 通讯员 吕玲
  日前,记者在嘉兴“嘉心菜”有机农业示范园,目睹了蔬菜生产采用先进机械和配套技术进行土地耕整、起垄、覆膜、育苗、移栽、包装等各个环节的作业,感受到嘉兴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发展。
  在一栋大棚内,一台自动化播种器正在忙碌地作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机器叫做台湾游龙播种器,分为育苗盘、播种本体和播种盘三部分,为目前最先进、最快速、最轻便、最便宜的播种器,打破了传统的播种方法。“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播种的50倍,仅需3至5秒即可完成一次播种,操作简便,节省人工,不浪费一粒种子,且准确率高达99%。”在游龙播种器的旁边,还设有一整套蔬菜播种流水线,从基质装盘、刮土、压穴,到播种、覆土、浇水等工序一气呵成,以均匀的速度不间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套设备的播种效率是人工播种的200倍!”工作人员介绍道。
  蔬菜是嘉兴七大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3.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5%,其中设施栽培大棚蔬菜面积居全省首位,产出253.3万吨,产值近5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但与水稻相比,其机械化生产进程严重滞后。随着农业生产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蔬菜种植对农机的需求日益迫切。
  近年来,嘉兴市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蔬菜产业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程度,实现蔬菜生产领域“机器换人”、“设施增地”。据市农经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围绕提高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这一目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杠杆作用,通过政策、项目等形式,扶持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化发展;二是强化蔬菜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建设一批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应用示范基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农机化发展;三是提高设施农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改进提高蔬菜机械化作业条件和农机具的适应性、稳定性,做到“农艺适合农机,农机适应农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