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瓯海农民用资产授托代管换贷款

  作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的首个受益者,11月19日,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协春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在用两间农房和116株名贵花木作为抵押物授托给瓯海农商银行,并加以书面承诺,获得1000万元的融资额度,其中首笔100万元的贷款当天已兑付。
  当前,农民贷款门槛高、程序繁琐,且农村土地、住宅、经济林木、集体经济股权、农业装备、农业产品等动产、不动产,因产权制度、登记流转制度不健全,无法直接转化成抵(质)押品,难以向银行贷款融资,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据统计,在瓯海区近10万农户中有近3万户由于没有抵押物或找不到担保人而遇到融资难。为破解这一难题,瓯海区以温州建设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于今年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
  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是指农户以自有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经济权益作为抵(质)押担保物,采取书面承诺方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抵(质)押担保物包括房屋、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装备、农畜产品、大宗订单(仓储)、农业商标、品牌认证(书)、小微企业厂房、汽车、贵重物品等农民认为有经济价值、银行认为可以托管的风险可控资产。农户为授托方,银行为受托方。授托代管后银行应视同抵(质)押品给予办理相关贷款,授托代管的动产、不动产在代管履行期间,财产处置权及处置收益归银行所有,未经代管银行书面同意,农户不得擅自处置代管财产。授托方贷款违约后银行可以依据签订的协议或合同进行处置。与此相适应,瓯海区于11月上旬专门出台了试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暂行办法,对相关方面进行了明确。
  据试点银行——瓯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潘志坚介绍,目前,该行先行在70个村试点推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区全面推开,届时,可盘活近300亿元资产,惠及全区近半农户。
黄松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