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金华市供销社系统积极应对,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搭平台、建网络、活流通、抓培训上下功夫,边摸索边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建立自有网络平台9个,发展淘宝特色馆2家,依托第三方平台发展网店12家,上线品种2万多个,销售额累计达5亿多元。
依托当地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是金华市供销社系统发展农产品电商的一个有效途径。义乌市供销集团借助青岩刘“网店第一村”的影响力,于今年4月在青岩刘开设了农产品网货中心,展销义乌及国内部分省市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目前有52家农业龙头企业、600多种农产品入驻。依托青岩刘网货中心,义乌市供销集团在淘宝、阿里巴巴、微商城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实现“展销实体+网店”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与1号店“义乌馆”、淘宝“特色中国·浙江馆”、淘宝“特色中国·金华馆”、京东商城等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有效拓展了本地农产品的辐射范围。
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是金华市供销社系统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又一个途径。2013年,金华市供销社把握市委、市政府将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来抓的契机,大力开拓服务“三农”的新平台,通过改造金华农业展览馆,成立全省首家“农”字号电子商务产业园——金华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并于2014年3月开园。通过一年多的运营,该产业园已入驻农产品电商企业36家,对接本地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400家,近5000种农副产品作为网络销售产品,基本形成了“(基地)农户+网上批发市场+消费者”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截至目前,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4.5亿元,惠及农民10万余人,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
发展农产品电商,相关人才不可或缺。金华市供销社依托下属金华吾土吾香供销网络科技公司,利用淘宝大学、万堂书院、金华理工学院等师资力量,定期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电商企业,开展电商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电商沙龙,交流信息、探讨问题,为电商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郑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