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种业

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通知》,要求

建立以种性安全为重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通知》,对品种审定制度做出进一步完善,从而有助于解决品种试验审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突出种性安全
  过去,我国多以产量为品种评价的主要指标,品种评价不够全面,《通知》要求建立以种性安全为重点的多元化品种评价体系,满足生产多元化的要求,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突出品种种性安全。对特用专用品种,突出市场利用价值指标。
优化试验设计
  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积极开展自有品种试验,扩大了申请需求量较大作物的试验容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品种试验。具备试验能力的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单位联合体等可组织开展品种试验,特用专用品种申请者可自行开展品种试验,试验方案报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组织单位,符合条件的纳入统一管理。鼓励省际间联合开展品种试验和审定。
  同时优化品种试验审定的工作程序,加快其审定速度。已通过一个省审定的品种,允许申请者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其他省自行开展生产试验,直接申请国家或相关省审定或引种。申请审定的品种要按规定完成两年多点试验。取消试验管理单位开展的预备试验。将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在空间布局上逐步分开,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种,第二年区域试验可与生产试验同步进行。特用专用品种可适当扩大试验面积、减少试验点次,第二年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合并进行。
加强社会监督
《通知》要求强化试验过程管理,公开申请审定品种进入试验的选择程序,健全试验品种编码和实名相结合制度,切实防止人为干预,组织品种申请者代表参与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收获,收获数据由试验人员、试验承担单位负责人和申请者代表签字确认后即时上报。创造公开、透明的试验环境,保障品种审定申请者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设立品种试验开放日,在作物生育关键时期,确定品种试验点,品种申请者可现场考察品种表现并监督试验质量。
打击“跑点”行为
  《通知》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品种审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落实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品种管理人员定期交流制度。严厉打击“跑点”行为,申请者贿赂试验人员的,停止其品种审定申请资格;试验人员接受贿赂的,给予处分,取消单位试验资格。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接受贿赂、滥用职权的,取消委员资格,通报其所在单位给予相应处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索贿受贿的,调离岗位,给予处分,对疏于管理的单位负责人追究领导责任。公开违法违规行为信息,通报征信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加大社会对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监督。 种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