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专版

路桥

构筑现代农业新格局

  •   台州市路桥区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区位条件优越,民营经济发达。全区陆域面积2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万亩,总人口42.5万,人均耕地不足0.4亩,是一个农业小区。近年来,路桥依托丰厚的民间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灵活的机制参与竞争,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为载体的具有高效生态特征的现代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和人多地少的资源束缚,走出了一条贸工农结合型的发展之路,有力构建起现代农业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9.2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54万台(套);粮食生产机耕率、机械植保率、机收率分别 达 到 100% 、97% 和98.5%,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5.1%,全区设施栽培面积达4.4万亩,并建有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9000万株;建立省部级养殖场及农业示范企业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7.8%,并成功创建沿海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区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拥有绿色食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20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三品”认证面积达2.1万亩。路桥区农林局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治理方式转变,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破难题、求创新,2015年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稳粮保供给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该区以粮食生产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分解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各镇(街道)重粮思想不放松、抓粮力度不减弱;启动省粮食补贴政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引导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抱团经营和集约发展,按照适度规模导向,将省、市、区各类补贴统一归并为规模种粮补贴,鼓励粮食规模生产主体多种粮、种好粮。继续实施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全区建立省级早稻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面积3060亩),部级晚稻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面积11300亩),省级千亩示范片1个(面积1050亩),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带动全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开展水稻精量直播机试验应用,并首次引进两台8旋翼回子形无人机,解决水稻种植环节“用工难”问题,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进程。大力推广应用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等“千斤粮万元钱”高效农作制度和生态种养模式。今年,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面积2.7万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8.03万亩,预计总产达3.6万吨。
      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推进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西兰花、笋菜、莴苣等主栽蔬菜产业,不断丰富市场供应。今年,新增保障型蔬菜基地0.01万亩。该区积极培育新型畜牧主体和产业龙头,着重做好浙东生猪养殖场的生态改建工作,实现畜牧养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同时全力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浙江五村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完善农产品引进和散出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路桥区域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农民信箱电子商务功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共设立网上农博会摊位423个(其中龙头企业有56家)。坚持发布“每日一助”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对象反馈联系次数达14700人次,成交和意向金额达2069万元。
    平台聚资源
      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今年省下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0.9万亩,该区分解落实建设任务1.02万亩,实际新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万亩,超过省下达任务22%。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今年重点对照《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精品园)考核验收办法》、《浙江省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协调小组农业“两区”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做好路桥区蓬街葡萄示范区和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省级考核验收工作,均已顺利通过验收。
    改革增活力
      全面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该区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统筹兼顾、先易后难,依法推进股改工作,全区297个村基本完成了股改,完成率达98.67%,量化资产总额达到12.49亿元,界定社员股东31万人。
      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区开展调查摸底以及综合分析各方因素的基础上,今年选定横街镇作为这项工作试点镇,落实试点经费100万元。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大职业农民、农业领军人才等培养力度,制定并下发《路桥区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示范性家庭农场管理,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家庭农场164家。
    强基固根本
      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该区深入推进养殖业转型升级。2015年省、市下达整治任务的24家养殖场,已全部通过验收。探索在水禽养殖集中地区,推动水禽离岸饲养。指导养殖场开展标准化、自动化、生态化改造,大力推广环保节约型饲料和养殖设施。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并全面铺开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切实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危害。组织畜牧、农技、农能等人员成立服务小分队,帮助养殖户与周边种植基地签订消纳协议,实现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
      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对农业“两区”建设给予支持,优先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和动力机械等,着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大力推进路桥区农机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促进全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扎实培肥农田地力。全区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改造农田设施、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解决土壤障碍因子,防止重金属等污染。同时,农垦场内设立地力监测点,促进改善农田耕作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
    坚持抓绿化
      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做好重点区位的绿化工作,全区共投入绿化18128万元,完成绿化造林面积3542亩,其中城市城镇绿化569亩,村庄绿化548亩,公路、河道绿化567亩,经济林、片林1768亩,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288%。
      深入推进平原绿化。重点推进主要道路、河道和城市周边绿化,大力实施通道沿线彩色森林带改造,推动实现由绿化向美化、彩化转变。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森林通道20公里,完成凤凰山景观林改造500多亩。继续开展生态休闲公园、进村景观道、围村景观林、绿色河道,农田林网“五个一”绿化工程建设,着力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加快花木基地建设。做好花木城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土地流转及部分征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网上交易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加快花木基地建设进程。
      加强林政资源保护。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路桥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并做好重点工程的林地报批工作,做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有效保护林地资源。
    安全惠民生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全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组织开展“春雷行动”、中药材专项整治、肉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三品一标”规范提质百日专项行动和餐桌安全治理行动等。积极探索将区、镇(街道)农产品快速检测信息、巡查、执法检查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工程。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强化“平安农机”创建。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全区范围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上道路拖拉机特别是外省籍拖拉机管理。
      强化森林消防工作。调整充实护林员队伍,更新“GPS”实时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并开展大规模森林消防演练,提高扑火队伍应急救火技能。同时,加强重点地区、重要地段、重要时期的森林消防工作,全力打好全年森林消防攻坚战。
      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全区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柑橘木虱、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以及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监测和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安全。切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