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亮点

宁波馆:品味稻作文化

  •   宁波汤圆、慈城水磨年糕、余姚梁弄大糕、宁海乌饭麻糍……这些与稻米有关的宁波特色风味产品,声名远扬,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制作这些风味特产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稻米。这些地方特产无疑是宁波稻作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的4号馆,宁波市稻米馆色彩靓丽、独树一帜,抢人眼球。展馆两旁摆放着尚未收获的高大的“甬优”水稻,沉甸甸的穗头垂挂下来,让人仿佛置身田野中;生态米、高山红米、越光米等一批“甬优”系列新品种稻米一字展出;五只电饭煲现场煮熟这些新品种米饭,让消费者闻着香气扑鼻的饭香、品尝热气腾腾的米饭,感受宁波稻米文化的魅力。展馆里还展出了制作传统宁波水磨年糕的工具——石臼、磨等,一旁的师傅向参观者介绍水磨年糕的传统工艺,从大米到年糕的制作全过程。这些古老的工具,让人仿佛重回几千年前的河姆渡稻作文化时期。
      据专家认定,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稻谷距今已有 6700年至6900年,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近年来,宁波市融合科技与生态,不断发扬悠久的稻作文化。稻米馆里宁波甬佳稻米生态合作社展示的生态修复稻米和“甬优”系列超级稻,就是稻作文化的一大成果。据介绍,所谓生态修复大米就是以沼液为基肥、营造天敌适生环境,通过稻田养鸭、养鳖治螺、杀虫灯控害、昆虫信息素控害、测土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管理和有机肥安全生产技术进行生态种植的大米。
      以“甬优”系列为代表的水稻新品种层出不穷,是宁波市稻作文化的一大亮点。1999年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育种,先后育成并通过省级鉴定粳型雄性不育系21个,育成32个“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组合,有4个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据宁波市展团有关人员介绍,宁波的稻作文化深入人心,除传统的老字号特产外,各种稻米深加工品种日益丰富,如黄酒系列产品,年糕、米粉、汤团系列产品等。目前,宁波市正在打造一条从种业到大米到米制品深加工的稻米全产业链,预计产值可达15亿元。
    参观者在宁波稻米馆内现场品尝新品种稻米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