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省农科院专家告诉你——

沼液种稻好处多 施用方法有讲究

  近日,在台州市路桥区长潭灌区金清试验站,来自台州各区、县的农业局长和农技人员40余人现场考察了水稻休闲季和生长季稻田沼液安全利用技术示范区。
  作为省农科院与台州合作项目,“‘畜禽养殖-沼气发酵-沼液农田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沼液农田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了省农科院沼液农田利用的多项技术,通过沼液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沼液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姜丽娜研究员告诉笔者,在该试验站水稻不同沼液用量和施用时期的田间试验中,除了补充少量磷肥外,可不施氮肥和钾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可达90%以上,每亩节省肥料成本105元,水稻预计可增产10%以上。该项目同时还开展了沼液农田利用对农产品安全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监测评价,可充分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沼液施用究竟有什么好处?姜丽娜介绍说,沼液种稻,好处多多。经厌氧发酵后排出的沼液富含氮、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氨基酸、维生素,是一种优质肥料资源。过去由于缺乏主要农作物沼液安全利用技术指导,农民不敢施用,部分沼液甚至直排入河,不仅白白损耗了资源,还污染了水源,影响了环境。沼液种稻,首先是变废为宝,增加了沼液的处置量,促进了生态循环。其次是节本增效,既降低化肥成本又提高水稻产量,休闲季灌沼液还可充分利用冬季休闲稻田作为沼液储备池,解决沼液产生和农田需求时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沼液的稻田利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怎样安全施用沼液?“我们的研究项目就是要帮助农民找出每亩农田最大的沼液消纳量和最合适的沼液消纳量,以及根据不同作物需求和不同季节分次施用的技术方法。只有更充分、更安全地使用沼液,才能让沼液资源利用最大化。”省农科院的专家还对种植的水稻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多项检测,结果表明有害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有关限量标准,“不同农作物沼液施用量在我们研究的最大消纳量以内,是安全的。”
  不光水稻,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还把沼液施用到了小番茄、西兰花、莴苣等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种植中。“施用沼液的西兰花,每亩可增加利润650元以上。”路桥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沼液种植的小番茄不但口感脆鲜,而且甜度、VC含量都较常规种植有明显提升。
  据悉,项目组还在对沼液田间微喷管自动灌溉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解决沼液到田间最后一百米的自动浇灌问题。 邵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