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群山之中,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之美誉。近年来,遂昌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引来了一批批远道而来的游客,也为遂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优良环境。
近年来,遂昌县紧紧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将“原生态”作为县域品牌加以培育打造,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原生态精品现代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示范主体13个,规模养殖场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7%以上,“产业基地(小区)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发展格局基本构建,实现各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可控、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格局,走出了一条山区科学发展之路。
种养结“亲家”,走出强农新路子
走进遂昌兴飞养殖责任有限公司,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一根根管子从养殖场内延绵而出,而目的地是养殖场周边的农田、茶园。据该养殖场场长叶勇飞介绍,这些沼液管道就是养殖场和周边种植户的“媒婆”,通过管道的连接,将当地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成了“亲家”。原来,该养殖场以“猪粪、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核心,将猪场排泄物用于沼气发酵,猪粪、沼液、沼渣作为水稻、茶园、竹林优质有机肥,实现了“猪粪、沼液、沼渣—水稻、茶园、竹林”种养有机结合。曾经让人烦恼的畜禽排泄物,经过处理后成了种植基地的香饽饽,大家竞相要和养殖场做“亲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如今,兴飞养殖场建成沼气池1500立方米,年产生沼液达9000吨,通过铺设4500米沼液输送管网和配套“三通”等设施,将沼液输送给周边的农田、茶园作为优质有机肥使用。位于公司下游的遂昌正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31个大棚蔬菜基地,使用的正是该养殖场提供的沼液。此外,养殖场还铺设沼气管道5600米,将每年产出的10万立方米沼气,就近供应给120户村民免费使用。在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坑口村的遂昌百丈坑家庭农场100多亩精品果园内,开展沼液滴灌技术示范项目,建设沼肥瓜果蔬菜体验区300亩,高效笋竹两用林300亩。养猪场与规模种植业基地的成功“结亲”,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甜头。
随着遂昌县原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使用有机肥已成为广大种植业主的共识。该县大力开展“猪—沼—作物”综合利用模式示范推广,创建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茶”三种沼肥综合利用技术模式,通过建设沼液贮存池、沼液输送管网,采购沼液运输车辆等措施,将沼液、沼渣充分用于全县茶园、果园、竹园、菜园等,为全县生产原生态农产品提供优质有机肥源。如今,全县建立了沼肥应用示范基地7个,示范基地面积2550亩,其中“猪—沼—果”模式示范基地1150亩,“猪—沼—菜”模式示范基地300亩,“猪—沼—茶”
模式示范基地1100亩;辐射带动水果、茶叶、蔬菜种植农户应用沼肥面积达1.2万亩,全县共计推广沼肥应用面积约1.5万亩。
通过养殖排泄物的综合利用,既实现畜禽养殖零排放,又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优质有机肥,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闲田挖潜力,创出富农新模式
在遂昌县的王村口、龙洋等山区乡镇,利用冬闲田生产黑木耳,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创收增效的新途径。黑木耳废菌棒通过深埋后腐化成有机质,既能疏松土壤,培肥地力,又能提高水稻产量。2014年,仅龙洋乡黑木耳生产规模就达到221万袋,黑木耳亩产603公斤,水稻亩产611公斤,两项合计亩产值42630元,全乡“木耳—水稻”种植模式总产值达到1342.85万元。
在全县范围内,作为省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该县常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在1万亩以上。为探索一年三熟、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遂昌县聘请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的专家教授到制种基地蹲点指导,示范推广“油菜—杂交水稻制种—荞麦(萝卜)”高效种植模式。
据调查,“油菜—杂交水稻制种—荞麦”模式:杂交水稻制种亩产185公斤、产值3700元,荞麦亩产115公斤、产值1150元,油菜亩产108公斤、产值656元,三项合计亩总产值5506元;“油菜—杂交水稻制种—萝卜”模式:杂交水稻制种亩产190公斤、产值3800元,萝卜亩产2750公斤、产值4400元,油菜亩产110公斤、产值770元,三项合计亩总产值9350元。看到轮作模式带来的良好效益,遂昌县立即开始探索“菜、药—稻”等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如今,“药(西红花、元胡)—水稻”栽培模式500亩,亩产值达到3.5万元以上;“菜(茄子、番茄)—水稻”栽培模式700亩,亩产值达到1.5万元以上,都为农民带来了殷实的效益。
通过示范推广一年多熟、水旱轮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遂昌县形成了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的典型,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绿色惠农卡,拓宽助农新平台
针对种粮补贴面积核实难、肥药减量计量难、补贴效益发挥难等问题,遂昌县大胆创新机制,推出“绿色惠农卡”补贴平台,整合各类农业补贴资金,用于补贴农户购买肥料、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委托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整合资金包括规模种粮补贴、病虫统防统治补贴、有机肥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惠农补贴,其中规模种粮补贴138万元,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100万元,有机肥补贴60万元,支持农业保护补贴1200余万元,各类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同时,遂昌县着手建设“绿色惠农卡”服务网络平台,在全县范围内的农资经营店、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配置应用终端。
实行“绿色惠农卡”后,农户可以通过“绿色惠农卡”直接刷卡购买有机肥、配方肥和统防统治目录内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并享受不同比例补贴。补贴比例向有机肥、高效环保药剂及诱虫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物资倾斜,引导农民应用绿色防控新技术,实现“肥药双减”,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生态化。通过“绿色惠农卡”还可委托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服务,药剂补贴和作业补贴分别拨入农户和专业服务组织“绿色惠农卡”,保障专款专用。实行“绿色惠农卡”后,不仅整合了各类补助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还能实时掌握农药、化肥使用和生产服务情况的数据,便于开展调研和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