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是浙江首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14年被确定为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面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机遇,该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制定实施方案,出台政策保障,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四措并举,全面推进
创建示范样板。桐庐中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已被列入全省16个样板区创建之一。该县对中部示范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依据现有优势条件和产业布局特点,进行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编制。样板示范区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建设为载体,通过种养配套、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沼液配送利用、有机肥加工、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农牧对接来构筑区域中循环体系。目前,样板示范区内沼液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开始启动;钟山蜜梨基地梨枝条加工有机肥项目设备已经到位,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电力线路改造完成后即可投入运行。
推广两减增效。县、乡、村三级联动,全面推开农药化肥的减量增效工作。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用商品有机肥、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加快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统防统治技术,实现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截至目前,该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9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1.4万吨,病虫害统防统治4.05万亩,实现化肥减量325吨、农药减量38吨,绿色防控融合1.8万亩次。
探索长效机制。结合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建设,该县重点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焚、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等四个方面探索长效管理机制。2015年重点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两大机制的建立。
培育示范主体。在重点培育省里下达的18个示范主体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该县计划到2017年,全县培育23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在这些主体中广泛应用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基本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通过示范主体建设,提高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带动周边农业生产基地、大户等生产者参与到农业环境治理中来。
保障有力,创建有效
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桐庐县专门成立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县长任副组长,县府办、农业、农办、发改、财政、环保、科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政府领导挂帅、农业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助的合力推进建设机制。
今年以来,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根据责任分工和任务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并把创建工作列入工作考核,建立约束有力的监管和评价机制,并纳入“五水共治”、“河长制”和环保部门的监管评价体系。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县政府出台了《桐庐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同时整合资金渠道,集中使用,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计划到2017年创建完成,全县投入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资金5000余万元。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美丽中国、桐庐先行”,着力打造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美丽桐庐。围绕这一目标,该县借力“五水共治”契机,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化肥农药控减为抓手,通过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畜禽、水产生态养殖整治提升和种植业肥药减量等工程,加快创建步伐,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全程清洁、环境持续优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借力各级项目资金,开展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单位申报农业项目优先列入省、市生态循环农业专项、农业“两区”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建省、市、县生态循环农业项目5个,补助资金200万元。借力县产业化政策,对生态循环农业进行补助。新一轮产业化政策将加大对有机肥加工利用、沼液配送服务、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秸秆资源化利用等进行资金补助,对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构建中起支柱作用的服务组织、示范主体和示范乡镇进行奖补;把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美丽乡村”、“一乡一业”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桐庐县农林局开展的“色彩农业”、“万元亩值”等重点工程建设,结合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对全县农田采取废弃农业包装物清理、农田肥药双控等多项措施开展田园清洁化生产,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的复合污染,并使田园美化,形成一道美丽的农田景观。借力秸秆禁焚工作推进综合利用推广,全县已建立利用秸秆年生产食用菌百万袋以上基地3个,废弃梨枝条回收制作有机肥加工点1个。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尤其对污染严重的地点,摸清污染源和形成原因,加强与省市专业科研院校联系,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理修复方案,从源头入手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工作。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桐庐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典型模式、成功经验,营造政府部门积极倡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良好氛围。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整合利用农民素质培训等各种培训资源,开展生态循环知识培训,深入贯彻生态循环发展理念,努力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2015年,该县在各村显要处及各农资店张贴生态循环农业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公告1500张;农业局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了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公益广告,并在电视台每周2次播放公益广告和华数公司连续滚动播放公告,营造全民参与的声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认知度。通过各类宣传,提高了全县上下投身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