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供销

省供销社党委举办读书会

对供销社综合改革进行再部署

  日前,省供销社党委举办市、县供销社主任读书会,对供销社综合改革进行再部署再推动。省供销社主任马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开启改革试点
  马柏伟简要回顾了去年以来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的探索实践。他说,去年4月2日,我省获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成为4个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省之一。6月5日,省政府召开了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3个设区市、24个县(市、区)率先启动改革,由此拉开了我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大幕。
  今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9月28日,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10月9日,省委在慈溪专门召开会议,对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省供销社也依据上述文件和会议精神,制订了《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实施意见》。
  马柏伟说,一年多来,省供销社切实加强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推动,各试点供销社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改革担当意识,紧紧抓住改革重点,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合作化、一体化、个性化服务持续推开,农产品流通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取得突破,慈溪、瑞安、诸暨、上虞、平湖、义乌、仙居被省里确定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试点,试点供销社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顺利完成农合联组建,通过划转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明确支持政策等途径,实现了功能强化、能力提升、机制搞活的目标。“网上供销社”快速发展,西湖、衢江、德清、上虞、永嘉、鄞州等6个县(市、区)成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电子商务示范县,“网上农产品百馆万店”体系日益扩大。农村合作金融稳步开展,全系统已组建农民资金互助会66家。
进一步把握改革思路和要求
  马柏伟指出,下一步,要把握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和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继续推进“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供销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在推进我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把握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个体系、创新两个服务、做强两个主体、提升四项能力”。“构建一个体系”,就是要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创新两个服务”,就是要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网上供销社”;“做强两个主体”,就是要做强社有企业、做强基层组织;“提升四项能力”,就是要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提升城乡生活服务能力、提升联合社治理能力。
  要把握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时间节点。改革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至2016年初为第一批试点阶段,20个试点县完成农合联组建任务,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至2017年为全面推开阶段,完成分类试点和分批改革任务,全省构建起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合联体系及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2018至2020年为深化完善阶段,农合联建设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形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组织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马柏伟认为,当前,正值供销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三位一体”对供销社改革的重要意义。希望各市县供销社主任勇于担当,推动“三位一体”改革取得新成效。
  首先,要推进农合联组织建设。建立农合联,是“三位一体”改革的主题所在。对于新近确定的20个试点,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精心设计改革方案,排出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对于已组建农合联的7个先行试点,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把功夫下在深层次推动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上,充分发挥农合联综合服务的作用。对于其他供销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开展“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实践,创造条件推进农合联改革。
  其次,要完善农合联组织运行机制。按照“农合联执行委员会一般依托供销社执行管理机构组建”的要求,明确工作定位,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确保农合联执行委员会顺利组建并有效运转。加强基层农合联建设,基层农合联是“三位一体”服务落地的关键,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基层农合联组建方式和建制,立足于社会组织的定位,广泛联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吸纳各类服务资源。完善上下级农合联的联系机制,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第三,要加强为农服务功能建设。整合农合联主体多样性的资源,逐步形成综合性、规模化的为农服务体系。创新合作发展机制,鼓励农合联成员采用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组建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引导农合联与成员组建共同参股的经营实体,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建立产权联结纽带和利益共享机制。
沈龚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